讀古今文學網 > 西方哲學簡史 > 第19章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

第19章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對待亞里士多德,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和前人比,他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是參照後人,他也犯下了巨大的錯誤。在他的錯誤方面,後人也負有責任。亞里士多德死後一千多年間,沒有出現與他匹敵的哲學家,因此這段時期內他是絕對的權威,包括在科學方面。這樣,他就成了思想和科學發展的阻礙。十七世紀至今,每種新學說的提出都是從推翻亞里士多德開始的。我們在介紹他的時候,必須要將他身後的榮譽和錯誤放到一邊。

亞里士多德於公元前384年左右生於色雷斯的斯塔吉拉。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的御醫。他十八歲到雅典拜柏拉圖為師,在雅典待了二十年,直至柏拉圖去世。此後他開始遊歷,相傳他做了亞歷山大的老師,當時亞歷山大十三歲,已經被指定為馬其頓王位繼承人。關於兩人之間是否是師徒關係,一直有爭議。黑格爾就認為亞歷山大在事業中表現了哲學思想,可能師承亞里士多德。

儘管亞歷山大酗酒、殘暴、迷信,等等,但是這不能抹殺他的功績,他保全了希臘文化的傳統。我在亞歷山大身上看不出亞里士多德的影子,亞歷山大任性且衝動,不像是受過教育的人。即使亞里士多德做過他的老師,他也不把這位父王派來的老師放在眼裡。亞歷山大對於希臘文明的敬意是當時外來人的共病,不能看做是亞里士多德的功勞。

在政治方面,亞里士多德與亞歷山大幾乎沒有交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國家是城邦制,但是在亞歷山大那裡是帝國制。

公元前335年開始,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創立學園,專心著作。至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雅典人開始報復亞里士多德,並以不敬神之罪判處他死刑。但是他逃到了外地,並在第二年死去。

作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獨特的。他的教學方式是教授式的,他的著作是系統有條理的。他的著作中沒有激情主義,淡化了宗教成分,語氣平凡但是富有內涵。他最擅長的是描寫細節與進行批判。前人中犯的錯誤大多是因為年輕時自高自大,而他則是因為年老後依然沒有擺脫世俗和偏見。

想要描述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最好的切入點應該是他對理念說的批評以及他自己的共相學說。他反對理念說,並提出了許多論據。他舉例說,人是動物,理想的人就是理想的動物,那麼有多少種動物就有多少種理想的動物。他的意思很明確,當個體共享一個謂語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這些個體之間有關係,而是因為這些個體都與某種理想中的事物有關係。這一點雖然得到明確,但是亞里士多德沒有說清楚,這也導致了後來無謂的爭論。

亞里士多德之所以難以理解,是因為他的學說是將柏拉圖學說與常識感摻到了一塊。這兩者本身是很難融合的。因此,我們要想搞明白亞里士多德,最好的辦法是先分析其中的常識感學說,再分析另一半,即柏拉圖學說。

亞里士多德研究動物(1791)

從某種角度來說,共相論很簡單。他認為語言中有專名詞和形容詞之分。專名詞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特指的,如太陽、月亮、法國等;另一類是泛指的,如人、狗、貓。共相論要討論的則是泛指的這一類,以及形容詞的意義。他認為,「共相」的意思就是可以用於描述許多個主體的東西,不能被這樣描述的就是「個體」。

專名詞所指的東西是「實體」,而形容詞所指的東西稱為「共相」。共相與實體的區別舉例來說,「這個」是指實體,「這類」指的則是共相。亞里士多德認為共相名詞與實體名詞是不可能轉換的,因為實體都是特指的,共相是共同的,兩者沒有交集。

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非常通俗。因為有許多東西是紅的,所以我們才說有紅;因為許多事情是美好的,所以我們才說有美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的,紅的臉蛋也有時會變得蒼白,美麗的花也可能枯萎。但是臉和花的本質沒變。由此得出,形容詞是依賴於專名詞存在的,專名詞的存在與形容詞無關。這就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過其中有偏見。

如果再把這個理論細究下去,則有些困難。我們可以說紅不能脫離主體獨自存在,但是可以說它脫離在紅臉蛋和紅蘋果上的存在,它還可以體現在紅太陽、紅花上。這樣,主體與性質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虛幻了。

這些矛盾其實源自哲學語言與現實語法之間的區別。語法中,語言可以被分為專名詞、形容詞以及關係字;我們說:「約翰很聰明,詹姆士很傻,約翰比詹姆士更高。」其中的專名詞是「約翰」與「詹姆士」,形容詞是「聰明」與「傻」,而「更高」則是關係字。在亞里士多德以及後來的哲學家那裡,他們只看到專名詞和形容詞也就是共相,而忽略了關係字。如果將現實語法改造成哲學語言,那樣就不會有矛盾了,不過那樣問題也就變了。

共相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進步,不過當時亞里士多德並沒有闡述清楚。

亞里士多德和他的學派還創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詞:本質。「本質」不等同於「共相」,本質是「你之所以是你的本性」。沒有了這樣的本性,你就不再是你。個體與品類都有本質,這個名詞在後面還要講到。

關於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形式」與「質料」的區別(「質料」不同於與「心靈」相對立的「物質」)。例如,大理石雕像中,大理石是質料,塑造的形狀是形式;銅球中銅是質料,球形是形式。

他繼續說,事物的實質是憑借形式使得質料成為某種東西。他認為東西肯定有界限,這種界限構成了東西的形式。如大理石雕像的形式是它的形狀,如果不把大理石從山中開採出來經過雕刻,把它同山中亂石區分開來,那它的實質就是石頭,而不是大理石雕像。是形式讓質料有了實質,是事物的界限讓它有了形式。

亞里士多德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人的心靈是形式,身體是質料。這裡的形式不同於形狀。是心靈讓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眼睛的目的是看東西,脫離了身體便不能看,其實真正在看東西的是靈魂。形式無論體現在物上,還是人身上,看似都有目的,在這一問題上是統一的。這是我們能認識到的形式,它的其他方面則非常複雜,很難理解。

亞里士多德還說,形式是一件事物的原始實質。在一個人製作出銅球之前,銅已經存在了,球形也存在,他需要做的不過是將兩者結合起來。質料同形式都非他所造。也並不是每件事物都有質料,有形式的質料變成了實物,沒有形式的質料是一種潛能。

亞里士多德認為形式是實質,與質料沒有關係。他認為形式與共相不同,但又有很多相似之處。他認為形式的實在性強於質料。策勒爾在評價這個問題時說,儘管亞里士多德堅定地追求真理,但是他的「形式」同柏拉圖的「理念」一樣,都是形而上學的。

如果他承認同一形式可以體現在不同事物上,例如某人製造的兩個銅球都是圓的。兩個球的圓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那樣銅球的形式既是相同的,又是個體的、有別的。按照他形而上學的觀點,事物的形式越多,質料越少,本質就越可知。因此想要知道更多,就得讓事物體現出更多的形式。這就與他前面的觀點產生了矛盾,即事物的形式便是它的實質。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形式與現實,質料與潛能是對應關係的。擁有的形式更多,事物則越現實;形式會在質料的基礎上變幻出更多形式,因此質料是一種潛能。這種不斷地變化被稱為演化。按照這種學說整個宇宙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亞里士多德對「潛能」這一概念應用不當,我們可以說「一塊大理石是一座雕塑的潛能」,但是將「潛能」當做是一個不能再簡化的、單純的概念是不對的,它包含著太多混亂的思想。

在神學方面,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與其他領域的學說一脈相承。他思想中的「神學」其實與我們現在說的「形而上學」是一個意思。

他將實質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既可以感覺又可以毀滅的,如動植物;第二種是可感覺但是不可毀滅的,如日月;第三種是感覺不到也不會毀滅的,如靈魂、神。

《亞里士多德畫像》(意大利,弗朗西斯科·海耶茲繪,1811年)

他認為思想是美好的東西,所以神擁有純粹的思想。思想是形式,它的體現是身體,所以神也有生命,並且是永恆的生命。神是最美好的、永恆的生物,他的生命延續不斷。

他口中的神與基督教中的神有區別,前者不如後者神通廣大。他口中的神是完美的,不能再在他們身上寄托任何東西,那樣就會破壞他們的完美。神在思想方面是純粹的,他不考慮世間的俗事,只對思想進行思考。

當時除了神之外,天文方面的研究還發現了其餘的「不動推動者」。這是一個費解的概念,我們會在下面講到。其餘的「不動推動者」估計有四十七個或者五十五個。亞里士多德也談到了這一點。

我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不動推動者」。原因被亞里士多德分為四類: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舉例:大理石是雕像的質料因,雕像的本質是形式因,錘子、鑿子、石頭之間的碰撞是動力因,為什麼要製作雕像是目的因。「不動推動者」是一種目的因,為變化提供目的。

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中宗教氣氛很淡,但是在這裡有所涉及,我們順便說一下他在宗教方面的思想。

神是最為完美的純粹思想,他沒有任何目的。世間到處充滿了不完美,他們能感覺到神的存在,並被神推動向前發展。所以神是目的因。推動的手段是將形式與質料結合,思想是沒有質料的形式,整個世界都在朝著偏重形式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朝著神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演化論,儘管因為質料不可能被毀滅而這種變化過程不可能完成,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生物學知識。

上面對亞里士多德的理解有片面性,其實希臘人思想中喜歡靜態,不喜歡變化。亞里士多德也是如此。

關於亞里士多德是否贊成「靈魂不朽說」有很大的爭議。阿維羅伊和伊壁鳩魯派都認為亞里士多德不曾贊成過。亞里士多德的學說複雜而不明晰,容易被誤解。《論靈魂》中亞里士多德認為靈魂與身體是合二為一的,看似靈魂將隨著身體一起腐爛掉。但是他又認為靈魂是形式,肉體是質料,兩者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並認為靈魂是身體的目的因。

《論靈魂》中,亞里士多德將「靈魂」與「心靈」兩種概念區分開來,他認為心靈比靈魂還要高,看得還要重。他認為心靈出於靈魂,高於靈魂,是一種不可毀滅的獨立實質。心靈能理解數學與哲學,數學與哲學是不受時間限制的;靈魂對感覺進行思考,心靈的思考與感覺無關,思維能力更強。因此,心靈是不朽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的學說,我們有必要先理順一下前面的知識:他認為靈魂是形式,身體是質料。形式只是空間中的形狀的一種,兩者之間的共同點體現在都與質料結合。靈魂的本質是使人體成為整體,並且行動有目的性。離開身體眼睛就看不見東西,因為它同時離開了靈魂。看來形式就是事物的實質,能賦予實質的便是靈魂。心靈與身體聯繫不大,它不考慮實際問題,沒有目的。

這樣的觀點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也有體現。靈魂中有理性的和不理性的成分,不理性的成分又分為兩類:一類單純的生物發育,一類是邪惡的慾念。理性的部分便是沉思。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體內有神聖的東西,人的生活、理性都是神聖的。有人說人應該隨遇而安,但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將體內神聖的部分、美好的部分發揮到最好。

上述話中可以看出,個人的理性是神聖的,不是簡單的個人私事。真正屬於個人的、個性的事情,是體內不理性的部分。有人喜歡吃肉,有人喜歡吃水果,這就將人與人區分開來。但是到了理性方面,每個人背出的乘法表都是一樣的,沒有個性。不理性將人區分,理性將人結合。之所以說理性是不朽的,是說人體內神聖部分的不朽,是神的不朽,並不是人不朽。

我們從上面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中沒有發現他承認「靈魂不朽論」。他的意思是人的靈魂中理性的部分是不朽的,因為理性分享神聖,神聖是不朽的。靈魂中的理性部分可以增加,也就是現實中的增加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