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伊麗莎白女王 > 落幕 >

落幕

斯葛洛普小姐一發現伊麗莎白女王斷了氣,便如同事先排練好的,脫下已故的女王手上的一枚藍寶石戒指,丟出窗外給在外等待已久的弟弟羅伯·凱利,接著他便起程前往蘇格蘭。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非常清楚,只要接下這枚戒指,他就真的成為英王了。

是日清晨,懷特霍爾宮中與戚普塞街已經遍傳英王詹姆士一世要繼位的消息。「沒有人大聲嚷嚷,」曼寧翰認為,「女王逝世的消息,刺痛了許多人的心,無法表現出歡欣鼓舞的樣子」。儘管如此,這一天接近傍晚時,開始出現低調的慶祝,有人為新王、新王朝、新年代點燃了營火、敲響教堂鐘聲。漸漸地,人們發現偉大的伊麗莎白年代已成雲煙。

三天後,凱利抵達了愛丁堡,正當蘇格蘭王準備就寢時。因長途奔馳而渾身泥濘髒污的他跪在詹姆士六世面前,稱呼他為英國、蘇格蘭、愛爾蘭與法國之王詹姆士。接著再將伊麗莎白女王的戒指交給他。

* * *

此時因皇室搬遷回倫敦,裡奇蒙德宮一片蕭條,「女王陛下的遺體,於死後獨自擺放了一兩天,只有少數人能靠近」。沒有人進行驗屍,只有三名侍女負責處理遺體準備下葬。接著,女王的遺體被塗上油膏,纏繞上裹屍布,奉入鉛棺中。

五天後的夜裡正式移靈,將棺材放上點滿火炬的駁船,前往懷特霍爾宮,將它神聖地置放在大廳中,由許多貴族人士與侍女日日夜夜地看守著。接著再將棺木移到西敏寺,「接受眾人的哀悼;並依照自古以來的傳統,一直置放在這裡,直到新任英王下令埋葬」。

四月二十八日,伊麗莎白女王逝世後一個多月,葬禮隊伍緩緩將她的遺體送往西敏寺。那個場景令人肅然起敬:由四匹馬拉著上面垂掛著黑色天鵝絨的靈車,棺木上可以見到已故的伊麗莎白女王真人大小的蠟像,穿戴著她生前的禮袍與王冠,手握象徵王權的寶球與令牌;蠟像的頭上則有六位伯爵手執頂篷。緊跟在後的是由女王陛下的騎士統領牽著女王專屬的無鞍馴馬。送葬的主要工作是由地位崇高的貴族侍女北安普敦女伯爵來擔任,由她帶領穿著仿如修道服般之鬥篷與兜帽的貴族們,以及其他一千位穿著黑色服裝的人士:貴族、參事、士紳、宮廷人士、傳令官與僕人們,以及兩百七十六位窮人。市長大人與他的諸位教友弟兄也出席,此外還有皇家禮拜堂的兒童合唱團,最後則是萊禮爵士領著女王的四十衛士,衛士們手中的戟全都朝下。在這一片莊嚴的喪葬隊伍行進間,還伴隨著美麗壯觀的場面,包括五彩繽紛的布條與軍旗隨風飄揚,以及雄壯的喇叭聲。

成千上萬的平民沿著出殯的路線哀悼著:史家斯托就表示:「西敏區湧進了各式各樣的人,將街道、平房、窗戶、街溝等,全擠得水洩不通,他們全都是來送葬的,當他們見到躺在棺木上的伊麗莎白女王的蠟像時,人人都不禁歎息、呻吟、哭泣,空前絕後的悲愴,歷史上也未記載任何人、任何時間或地點,一位君主之死能激起人民如此大的悲慟。」

在惠特吉夫大主教的主持下,伊麗莎白一世的遺體就埋葬在西敏寺亨利七世禮拜堂北面的側廊;她的棺木運進了墓穴,置放在她姐姐瑪麗一世的棺木上頭,皇室的主要官員便依據慣例,將象徵職權的白色徽章擊碎,灑在她的棺木上,象徵對女王的忠誠劃上句點。接著便將墓穴密封。

詹姆士一世下令為伊麗莎白女王修建一座華麗的紀念碑。由馬克西米連·柯特(Maximilian Colt)設計,造價七百六十五英鎊,於一六六年完工。柯特用白色大理石,刻了一座伊麗莎白女王的塑像,看起來是個老婦,因此許多人猜測,他可能是依照女王死後的面模雕刻出來的。這座雕像由尼可拉斯·希利亞德(Nicholas Hilliard)上漆,再由約翰·克利茲(John de Critz)鍍金,但現在塑像上的顏色與鍍金,已被歲月沖刷殆盡。但這段用拉丁文鐫刻在碑上的墓誌銘,可能會讓女王非常開心,因為這段文字形容她為「大英王國之母,新教與學識的撫育者;精通多國語言,天資過人,身心皆美,是舉世無雙的君主」。

* * *

四十五年來,「儘管面對各國的挑戰」,伊麗莎白女王仍為國家帶來和平與穩定的治理——這是她送給人民的無價之寶。伊麗莎白女王在位期間,英國從貧困小國,搖身一變成了歐洲強權。在英國水兵的支持下,女王的海軍成為人人敬畏的海上霸權,伊麗莎白女王被尊稱為「海之女王,北方之星」絕對名副其實。

透過宗教寬容政策,伊麗莎白女王也讓人民更加團結,這樣的氣氛一直影響到了今日的英國,也讓人民對她忠貞不貳。她與臣子之間,建立了過去從未見過的特殊關係,至今也無人能出其右。歷史上少有如此受到愛戴的女王。在她的統治之下,人民更深具信心地相信他們是被神眷顧的國家,受到上天的護佑,也因為這樣的信心,在英國大敗無敵艦隊多年後,成就了英國文藝復興。

當然她也不是沒有失敗之處。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掌管金錢,窮極一生都得收支平衡,最後卻因經濟困頓而破了功,死時留下四十萬英鎊的債務。愛爾蘭事實上也未完全歸順,加萊港仍屬法國,而至伊麗莎白女王身亡前,英國仍未能在新大陸成功建立永久的殖民地。但在伊麗莎白女王的治理下,英國打敗了西班牙強權,獲得歐洲諸國的敬佩,並透過王權的結合,與蘇格蘭建立了永遠的和平。伊麗莎白女王幸運地擁有許多睿智的參事,這可能也都要歸功於挑選公僕時,她識人精明,總能看出他人優點。

伊麗莎白女王總是拖延或閃避許多問題,包括皇室財務、清教主義復甦及國會試圖縮減王權,伊麗莎白女王將許多可能成為未來衝突的問題,留給了後代去解決,就算她因各種難以克服的威脅與問題而腹背受敵時,她也盡可能地維持最佳狀態。

許多當時的人都見證了她的能耐。伯利男爵是這樣說她的:「她是史上最聰穎的女性,她完全清楚同一個年代中,各國君主的興趣與性格傾向,對於自己的王國也有徹頭徹尾的瞭解,幾乎沒有任何一位參事,能說出她不知道的事情。」

「英國的神聖女王有超越男人的能力。」羅伯特·塞西爾寫道,「事實上,她根本不像個女人。」接著又渴望地表示:「真希望現在在謁見室中等待的是她,這樣我的腳就會輕鬆一點,夜裡也能安睡。」看來詹姆士一世統治的日子,並不像他想得那麼簡單。

但一直到幾年後,許多人才開始理解,自己失去了些什麼。「當我們接受蘇格蘭王的統治後,對女王的思念就更深了,」格洛斯特主教葛菲古曼如是說,「對她的記憶多被稱頌:教堂鐘聲、民眾歡欣鼓舞的模樣,以及追思她的布道會,都超越了迎接新王詹姆士的期待。」在她死後不過幾十年間,她辛苦培養出的和諧氣氛便消失無蹤,王權與國會之間無可避免地發生衝突,也製造意外。人們用一種懷舊之情,不斷思念著英明女王,她的傳奇被人不斷美化,成了各式各樣的鄉野奇談:在無敵艦隊之役前,德瑞克爵士仍在玩保齡球;萊禮爵士將自己的斗篷鋪在地上,讓女王順利通過泥濘;伊麗莎白女王對婚姻遊戲的操弄,引發幾世紀的揣測。

對這位傳奇女性來說,最適合的墓誌銘,應該就是康登的傳記中所述:「再怎麼遺忘,也不掩她威名的光輝;因她帶來的快樂記憶,至今依然鮮明,在世代子孫的心目中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