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重要的問題我們可以用簡簡單單的「是」或斬釘截鐵的「不是」來回答。當人們習慣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對即錯、非正即誤式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是在應用二分式思維方法(dichotomous thinking)。這種類型的思維方式往往將一個可能存在多種答案的問題假設成只有兩個可能的答案。這種喜歡看待和提及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彷彿天下所有問題都只有兩面的習慣對我們的思維有毀滅性的破壞效果。通過將我們能加以考慮的結論局限在僅僅兩個以內,細心推理可衍生出的無窮可能性就會急劇減少。
前面我們討論虛假兩難選擇這種謬誤的時候遇到過這種二分式思維。這種類型的謬誤,以及一般的二分式思維,因為過度限制我們的視野而破壞了推理的進程。我們以為考慮了兩個可選的決定以後就萬事大吉了,因此忽略了很多其他的選擇,從而錯過了做出一個其他選擇有可能帶來的積極後果。
運用兩分法思考問題的人常常是一成不變,容不得異議存在,因為他們不能理解語境對特定答案產生的重要性。為了讓這一點更明白,請你想像下面的情形:
你的室友讓你幫他設計一份生物學的論文。這份論文要設法解答以下問題:「科學家應不應該繼續從事幹細胞研究?」在他看來,這份論文首先需要他選擇一個「該」或「不該」的立場,然後加以論證。
你已經知道二分式思維可以通過限定結論的條件,將各種結論放到具體語境中來加以避免。這種限定的過程需要你對任意一個結論提出以下問題:
(1)結論在什麼時候是精確的?
(2)結論在什麼地方是精確的?
(3)結論為什麼或為了什麼目的才是精確的?
然後你開始將這個過程應用到這份論文中。
當你解釋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裡,為了利益最大化或目標最大化,人們不得不允許干細胞研究,你的室友因此而感到越來越沮喪,你會不會覺得很驚訝?他本來是在找「該」或「不該」,而你則給他帶來了較為複雜的「這取決於……」。
一成不變的二分式思維限制了你決定和選擇的範圍。更糟糕的是,它過度簡化了複雜的情況。結果採用二分式思維的人很容易變得糊里糊塗不知就裡。
下面這個部分展示了二分式思維帶來的局限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