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越讀者 > 後記 >

後記

在韓國釜山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級任導師給了我一份很特別的作業──她要求我每天寫一篇作文或日記交給她。

每天交一篇作文,對一個小三的學生,真成了頭痛問題。很快就擠不出東西,但隨便寫兩句「今日無事」當然也過不了關。幸運的是,我發現了一個解決之道。

我在家裡找到一本父親的書。書紙黃黃的,字都是橫排的。書裡按各種主題,整理收錄了許許多多文章。從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到悲歡離合,從抒情到論述,從人物描寫到山水花草,各式各類的文章都有。每篇文章後面的括弧裡署一個人名。於是我就每天找一個主題,偷偷更動一些地方,「臨摹」起來。

那真是一本秘笈。如此這般,靠著秘笈,我熬過了這一年的功課,也得到了一本書的獎勵。

我偷偷臨摹的那本秘笈的書名現在不記得了,但是隨著年歲長大,卻逐漸知道那些括弧裡所署的人名代表了什麼:魯迅、冰心、林語堂、胡適、周作人……

那本書後面,印了一個CP的標誌。只是,對那個釜山華僑小學的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自己跟閱讀與寫作的關係,因為這一本書而起了微妙的化學作用;他也無從想像,這些化學作用,將來有一天會給自己和那個標誌所代表,叫作「商務印書館」的公司,帶出另一段緣分。

所以,在這篇《後記》裡,我不能不感謝一些人。

侯長蘭老師,她讓我在小三的時候有了那麼一份奇妙的作業。作業做到今天,我還在做得很開心。

馬榮義,她在一九九○年送了我一本加了六祖惠能口訣的《金剛經》。如果要選一本「荒島之書」,陪我直到永遠地守在一個荒島上,我很高興有這一本書。

汪益,在一些相持不下的爭執後,介紹我讀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激起我思索「如何尋找一本書」,以及其後七年裡的許多事情。

這些書都在一些關鍵時刻幫我在牆上畫出了一道門戶。

在倉促的情況下同意為這本書做插畫的張妙如,讓這本書多了一份原先沒有的感覺,在此表達謝意。

要感謝洪蘭教授所寫的序,她從沒有停止過對閱讀的推廣。

吳繼文為這本書所寫的序,讓我意外地了了一段公案。

王強、朱敬一、何英超、孫大偉、張大春、陳浩、陳昭珍、曾淑賢、張隆溪、趙學信、劉蘇裡、韓良露、蔡志忠等諸位先生在百忙中,或是提出建議,或是和我有頻繁的書信討論,讓我有所調整,也在此一併致謝。

最後要致謝的還有張士勇。她在這本書書名還沒決定之前就設定的開本和美術型式,正好符合後來越界閱讀這個題目。編輯Winnie配合一個麻煩的作者,辛苦之處也多謝。

最好的結束,應該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這本書,我曾經以為是六年前提出Reader Takes All. 的概念時,就已經決定了方向和內容。但是很快就發現不然。方向和內容,是不同的兩件事。我必須經過六年的摸索,然後才在最後的八天裡寫成初稿。

我知道這些都將陪伴著我踏上一個新的旅程,這讓我感受到一種心情微微波動著的歡喜。

在我即將踏上新的旅程之前,且讓我也祝您,我親愛的讀者,在閱讀的密林裡,您也旅程愉快。

附錄:兩位老師的來信

這本書的書稿,我還請兩位教師看過。其中一位我認識多年,一位素不相識。

我從這兩位老師的回信中摘錄了片斷在這裡,並希望所有的讀者都能繼續到我們的網站www.netandbooks.com上參與討論。

一位中學老師的來信:

如果,您要問我對現階段教科書和學校教育的看法,我認為,有極大改進的空間,但有極小改進的可能。

以國文而言,應該最是可以廣伸觸角的科目。

但是,以升學取向的名校,多半會以書商的參考書,如:「歷屆基測閱讀測驗」、「一百天增進閱讀能力」之類的短文測驗,作為提高學生閱讀「廣度」的速效良藥。說穿了,這只是另一種學校餵食的補品。

而偏遠地區的學校,狀況更為不利。

您在書中提到的:「小學時培養識字能力……」,對文化不利的孩子們來說,是無法做到的。(如果您在教育界,將會非常訝異有那麼多學生讀到中學,別說變成了第二類文盲,仍是第一類文盲的亦大有人在。)

在這種狀況下,程度較佳的學生忙著吸收參考資料,對校方給的各項補品如鯁在喉,豈有餘暇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閱讀?而程度較差的孩子,連維生素都吞不下去,遑論其他閱讀世界中的美食、蔬果等等。

另外,雖然文化水平較高的家長,知道廣泛閱讀的重要;校內的教師,也明白開卷有益的道理。但是,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還是服膺教科書。因為,按照教科書上課最輕鬆,亦最沒有風險。(現在的書商都附有備課用書。面對程度較佳的學生,教師仍需自己找資料豐富教學內容;但對程度差的孩子,教師的備課用書就成了不敗的葵花寶典!至於它砍掉了什麼重要的資訊,已不是教師的考量範圍了)。

服膺教科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教師還是認為中學教育是扎根的教育。並非每一個人都認同這是閱讀的「維生素」;更多人深信這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基石,是獲得基本能力的磚塊。鮮少教師會拿磚塊砸自己的腳,也鮮少教師會在磚塊尚未砌好時,就插上其他課外閱讀的花花草草。

一位小學老師的來信:

我就想做個圖書館員,而且,是兒童圖書館員,因為我發現我身邊很多朋友不用圖書館是他們不知道圖書館這麼好用,因為我們一路的學習並沒有納入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然而大人都很忙,我想就從小孩身上下手吧!我興致勃勃地盤算我未來的規劃,但晴天霹靂的是:我們國家不用專業的兒童圖書館員、學校圖書館員,我縱有滿心的理想,但沒有施展的空間。我民國79年畢業是這樣,現在民國96年了,情況依然。

二○○二年,我有機會應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之邀,赴港分享我在班級閱讀經營的種種。我很羨慕的是,香港在回歸之後,他們體會閱讀教育的重要,他們要把閱讀納入學校課程,第一件事就是先在學校圖書館裡擺上個專人,專責該項業務,不管政策如何搖擺,總有個人用心在這事上,借用您的閱讀飲食譬喻,廚房總也得有個廚師吧!而我們呢?我們大部分學校的圖書館(我是指中小學)若能像個書庫已經算不錯了,何況專人負責?而這缺點就是當教育部長疾呼閱讀重要時(只可惜曾志朗僅主政短短兩年),大夥兒一窩蜂拼業績,待風聲過後,個人又忙個人去了!我想問的是,我們台灣真的窮到請不起學校圖書館員嗎?同是華人世界,為什麼香港能、新加坡能,我們就是硬不把這當一回事呢?……

再說說老師的立場吧,我是高年級的導師,我期望將閱讀規劃融入學校課程中,但這勢必擠壓到複習考試時間,我還是考試的,只不過就月考前的複習,但家長顯然相當不放心,他們要的就是分數,從台北到花蓮,我總要花上好多工夫去說服家長。在沒有升學壓力的小學況且如此,我不敢想像中學生老師該如何擋這股洪流。事實上,認同將閱讀帶給孩子的中學老師是有的,但面對升學掛帥的現實總不免氣弱,幾次和中學老師們分享的經驗,總叫我頗有股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我真不知我們要如何擋住家長只要我們喂維生素和類固醇給孩子的壓力?我多麼多麼期盼您這本書能喚醒更多家長們放棄這些自以為是的堅持!但我更期望的是,相關部門能體認到,該是給我們孩子閱讀課程的時候了,還有,考試也不該只是檢視答案的標準與否,更該有所申論,讓孩子展現想法……我好像把您給當教育部長了,有些不知所云,我只是想說,閱讀就是要給時間,孩子每天每天考成那樣,我也真不知該如何說服家長讓他們把時間釋放給那些可憐的小孩?

一位大陸教師的來信:

我是一個中學語文老師,就我所見的學生為例,情況不很樂觀。

一部分學生,不敢大吃。在他們身旁一邊坐著教師,一邊坐著家長。大多數教師偏好主食--教材。他們希望學生捧讀教材,心無旁騖;如果有閒,最好就埋首教輔,題海漫遊。家長最關注的自然是升學,與升學無關的書被斥為「閒書」,大多是不許孩子看的。如此形勢下,學生自然只好捧定飯碗,雖然心有旁騖,但也不敢伸出筷子去。

另有一部分學生,是不能大吃!不必諱言,眼下學生課業負擔甚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在學校裡難有親近「美食」、「甜食」的機會,而狂咽「主食」的結果就是回了家還得花大量的時間去消化。既便有些師長開明睿智,任學生挑選食物,大快朵頤,但,他們又哪來時間和好胃口!

如此惟教材、教輔是讀,後果堪憂。

後果之一,就是搞糟了胃口。只吃主食,日久生厭在所難免!其中有些學生,由厭主食而至厭食,由厭教材而厭學業,厭閱讀;一旦升學成功,從此於書敬而遠之。而有些學生,由厭倦主食,逆反而成偏好甜食,任性胡來,視甜食甚至零食為主食,如此常年下去,不得胃病才怪!

後果之二,當然是營養不良。只知荀況,而不知孫卿;只知「家春秋」,而不知「隨想錄」;只知魯迅,而不知梁實秋;只知回答問題,而不知發現問題;只知考試,而不知做人。等等。其惡果不但在日後高校深造、工作事業中一一盡顯,即便在眼下考學中也比比皆是。學生抱怨作文難寫,教師抱怨作文難教,家長憂心於孩子作文總提不高,即是惡果表現之一。

如郝明義先生所言,其實就人身心健康而言,主食重要,而美食、蔬菜水果、甜食,也不可或缺。博覽群書,看得多,才能站得高;越界而讀,天地大,心胸才不俗。說到這個,古人頗有經驗之談。杜工部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博覽、「越讀」於寫詩的重要意義。明翰林學士宋濂勤奮好學,年幼時依靠「借書」「筆錄」「遍觀群書」。清代學者汪琬在《傳是樓記》中寫:「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等等。

道理自明,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其實豈但學生偏食厭食而營養不良,為工作事業奔忙的人們中,不能越讀、不作越讀者也大有人在。

我想,很多時候,我們還得將眼光由腳下移向前方,越過眼前的障礙而望向更遠,靜下心緒,拒絕干擾,為長遠計,為身心健康計,享受大餐。這才對得起我們的時代,對得起這份閱讀的盛宴!

作者范飆,上海中學本部語文教研組組長

不論您是什麼身份,對閱讀有任何想法或意見,

歡迎上網到

www.netandbooks.com

我們常常聽到「柏拉圖式的愛情」,所以應該好好瞭解柏拉圖對愛情的昇華,到底有什麼樣的階段說明。

政治人物對階梯的影響

在閱讀的七道階梯上,第四道「學習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極為重要,是上下各三道階梯的分水嶺。

在這一道階梯上,政治人物,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曾國藩所謂:「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正是這個意思。

台灣近年政治人物的種種行為,不但破壞了我們「學習欣賞社會制度之美好」的可能,也因為社會制度建立不起來,所以很難欣賞在同一社會制度之下,與自己思想及行為相異的行為之美。

這時,大家容易注意到的行為之美,不是集中在一些財富及企業經營成功的人士身上,就是只能接受一些越單純越好的人生光明面鼓勵。

清末民初,雖然西方文化來得突然又全面,然而當時許多受過中國傳統知識架構訓練的讀書人,探索起西方歷史與文化,另有上手之便利。

今天我們看來已經全面生活在西方文化之中,可是對不論中西文化、歷史及知識的理解,都可能是極為零碎的。

要不就得掌握叢林的全貌,要不則得像最原始的人,餓死於最豐足的食源之前──因為沒有通往食源的路徑。

有可能因為自己身體可以活動了一些,還以為這就是自由了。卻不知道我們只是換了個坐姿與方向,繼續盯著火光映照在牆上的影子。

有了閱讀的第一桶金,加上網絡上的資源與工具,一個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像哈佛大學的博士研究生一樣進修。

要像博士候選人一般自修,需要注意之處

我就這個題目,請教了曾在哈佛大學修得博士學位的張隆溪教授。

張隆溪的說明如下:

1. 美國大學博士生先有必修課,每一課都有一定學分。修完這些課程,得到足夠的學分之後,先通過總考(general examination),然後才有資格寫論文。

2. 博士研究不像大學本科那樣處處要老師講授,而必須自己獨立研究。當然,有指導教授指點(不是全盤講授)也很關鍵,可以少走彎路,盡快盡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3. 寫論文希望指導教授指點的,首先是有關題目的方向是否合適,有哪些重要參考資料必須知道,論文的結構和闡述是否恰當等等。(論文題目選擇請參考另一個Box。)

4. 一個好的指導教授應該是某一學科和領域的權威學者,瞭解該學科和領域的研究狀況,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具體題目不一定是他當時最瞭解的東西,但在大方面他可以掌握,在方向上可以指導,而且以其思考批判的能力,看出研究生所寫論文是否論證合理,是否站得住腳。

5. 因此,今天的自修者如果要期許自己像一個博士候選人一般研讀,可以透過網絡,設法瞭解哪些書是某一研究領域的必讀書。有了這些相當於必修學分的基礎後,再定出自己的研究主題。雖然沒有正式的指導教授,但是可以從網絡上查到哪些學者是該領域有影響的人。閱讀這些學者的著作,以及其中討論到的其他著作,一個用心又有方法的自修者,完全可以找到足可替代那些指導教授的閱讀資源。

Allen Newell 整理的博士研究方向

亞倫.尼維(Allen Newell),一位已經過世的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電腦科學教授,就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整理出以下的選擇:

Opens up new area 展開新的(研究/知識)領域

Provides unifying framework 提供統合的(研究/知識)框架

Resolves long-standing question 解決長久存在的問題

Thoroughly explores an area 徹底探索一個(知識)領域

Contradicts existing knowledge 對現存的知識提出反駁

Experimentally validates theory 通過實驗性的嘗試為理論提供驗證

Produces an ambitious system 創造一個宏大的(知識)系統

Provides empirical data 提供經驗式的數據或資料

Derives superior algorithms 推導出高效能的運算法則

Develops new methodology 發展出新的方法論

Develops a new tool 發展出一個新的(研究)工具

Produces a negative result 提出一個否定性的結論

有關博士研究的資料,可參考網頁:http://www.eecs.harvard.edu/~htk/thesis.htm

個人知識架構大處著眼的例子:Propaedia 主題百科

《大英百科全書》從一九七四年的15版起,除了過去的「小百科」、「大百科」之外,新加一冊「主題百科」(Propaedia),並且名之為「知識的架構」(Outline of Knowledge),其意圖及作用,都是一個想要從大處著眼,瞭解知識架構是怎麼回事的人,所不能忽略的。

由艾德勒(又是他)所設計的「知識的架構」,分為十個知識「領域」(Part),其下再分若干「部」(Division),其下再分若干「科」(Section)。每個「科」羅列許多條目,並建議讀者應該去查閱「小百科」和「大百科」的哪些詞條。

這個設計的重點,是為了彌補現代百科全書按字母順序排列詞條後,讀者對知識的瞭解,主要在詞條的細分,而失去了對詞條所屬的知識領域有所瞭解的機會。簡言之,避免見樹不見林的風險。

「主題百科」雖然說是為了提供另一種查閱知識的方法而設計,但也看得出來他們想要示範,一個人可以如此把宇宙間的知識盡收眼底的雄心與巧心──這十個領域不是以線形而是以圓形來排列,如此十個領域首尾相生,又不分首尾,每個領域都可以居於圓心而又相互眾星拱月,道盡知識的特點。(參見左下圖)

對我而言,雖然使用網絡版大英百科極為方便,免去我為一個個詞條而移動之苦,但是因為這一本「主題百科」,而讓我覺得我還是需要有一套紙本的百科全書。如此大開本的百科全書,每攤開一個跨頁都讓你的視線享受到最大的俯瞰感,刺激你記住這所有的知識架構可以如此一手掌握,這是目前我善於精準細部搜尋的手提電腦所沒法滿足的。

「主題百科」的十個知識領域是:1. 物質與能量;2. 地球;3. 地球上的生命;4.人類 5.人類社會;6.藝術;7.科技;8.宗教;9. 人類歷史;10.知識的分支。

個人知識架構小處著眼的例子:相思李捨的咖啡

國父紀念館附近一個巷子裡的「相思李捨」,我每次介紹給外國朋友的時候,都會強調這裡有全亞洲最好喝的咖啡。老闆李威德,從原來的專業建築師轉行成味覺達人,有一套從小題目上建立自己知識架構的方法。以下摘錄自《閱讀的狩獵》:

Study 1:我決定學咖啡之後,就戒掉以前一天喝一瓶的威士忌,然後把咖啡、茶、紅酒三樣東西一起學起來。之所以要如此,是想從不同的角度瞭解咖啡。這種交叉瞄準的方法很有助益。

Study 2:不斷明查暗訪哪裡有人懂咖啡。要瞭解咖啡的生豆、烘焙、萃取、保存,各找一個人。但是,人家只能指一個方向,一個很大的方向。實際的路總要自己去走,去琢磨。等自己對咖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體會之後,還要再找一個印證的人。

Study 3:去書店。看入門書,二十本取一就不錯了。所以看四十本書,找得到二、三本真正可用的書,就夠了。咖啡機器的型錄(Catalogue)也要讀。再有就是參加國際咖啡協會,接觸真正專業人士看的書。如果需要一些冷門、生僻的資訊,就要上圖書館,或托人到國外買書。

Study 4:看書要看一本書的作者如何用全部的生命投入。要讀到人家的心,要用更簡單的方式。有時候拉開一段距離,反而可以拉近。

Study 5:對於書籍或別人所提到的東西,我會抱持一種懷疑的態度,總要用真材實料做實驗、驗證後才算數。比如書上說摩卡咖啡有五種芳香族群,可是一開始我找不到,於是開始一個不斷失敗、不斷實驗的路程。煮三分鐘不對,煮二分五十七秒不對,那就要不停地煮。

Study 6:早期自己覺得懂了咖啡之後,埋首在800種香味中,滔滔不絕地向顧客介紹,覺得真是過癮。現在,我講咖啡只講三件事:咖啡應該是透明的紅色,不苦,不酸。人人都可以判斷。

一個能充分掌握時代特色的越界閱讀者,不論是他可能創造的財富,還是他單純身為讀者所能享受、實現的人生,都會遠遠不同於其他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