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為何家會傷人 > 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 >

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

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峰說:「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是他內在的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

這句話中所謂的客體關係,指我們心理中內化的「我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我」是主體,而重要的親人是客體,這個關係就被稱為客體關係。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客體就是父母,而這個客體關係,主要是指一個人內化的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它基本在一個人五歲前完成。

這個客體關係有三個部分:「內在的我」、「內在的爸爸」和「內在的媽媽」。它們之間關係的性質,決定著我們長大後與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比較健康,那麼我們長大後與別人相處時也會比較健康。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不正常,那麼我們長大後就難以與別人健康相處。

因:父母不喜歡她

果:上司不喜歡她

廣州女孩阿雲每進入一個公司時,上司和同事都比較喜歡她,但是,工作沒多久後,上司和同事都開始疏遠她,她最後會在公司中成為孤家寡人。

這種情形,完全拷貝了她童年時的人際關係模式。她的父母忽視她,而將大部分的愛給了她的弟弟。她內在的客體關係中,「內在的我」不相信會得到「內在的父母」的愛,而且一旦要與弟弟競爭的話,她永遠都是失敗者。結果,在現在的現實人際關係中,她也不相信能得到上司的愛,而一旦要與其他同事競爭,她一樣永遠是失敗者。但是,這種人際關係,其實是她「營造」的。

其實,每進一個公司的一開始,她的上司和同事多數都對漂亮的阿雲頗有好感。但因為早已經形成不良的客體關係,她不相信她能贏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接下來會有意無意地做很多事情——常見的是拖延和遺忘,最終把她在公司的關係變得和她童年時在家裡的關係一模一樣。

做父母的,總想著要「教育」兒女,培養兒女的素質和能力。但實際上,在兒女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遠比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他們與兒女的關係。這種關係會被兒女內化到他們內心深處,不僅成為他們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會成為他們情商的基礎。很多沒有得到比較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後卻能屢屢突破各種限制,最終獲得事業和家庭上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在他們童年時,父母與他們的關係非常健康。

因:父母總是鼓勵孩子

果:三兄弟皆成企業家

譬如,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年輕做推銷時,從來都不怕被別人拒絕。無論被拒絕多少次,他下次仍然能情緒高漲地敲開客戶的門。他說他內心深處相信,他一定能打動對方,贏得合同,「沒有我拿不下的合同」。

後來,聊到深處,我瞭解到,他的家庭關係非常健康,他父母從來都是鼓勵孩子,而不是對他們冷嘲熱諷甚至棍棒教育,無論他們遭遇到什麼挫折,父母都會堅定地說,他們一定能行。結果,我這位朋友,還有他的兩個哥哥,現在都是有數百萬乃至千萬身家的企業家。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他們三兄弟最高學歷也都不過是大專畢業,而且父母都是農民,家境一直非常貧窮。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個例子。一對音樂家父母,他們希望一對兒女在二胡上有所成就,於是從小就對他們進行堪稱殘酷的棍棒教育。譬如,一次兒子一邊拉二胡,一邊偷偷地看小說,結果被媽媽發現,然後遭到了一頓暴打。

這對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們的兒女長大以後本可以拉一手出色的二胡,但是兒子拒絕拉二胡,他說他恨二胡,這輩子再也不想碰它。女兒倒是還拉二胡,但與父母基本斷絕了來往,因為她無法壓下內心的恨。

父母殘酷地對待兒女,而兒女也學會殘酷,兒子是「殘酷」地對待二胡,而女兒則殘酷地對待父母。

不僅如此,多 數在棍棒教育下長 大的孩子,他們成年後,無 論多麼想與這種關係模式決裂,心中仍然會湧動著強烈的、難以排遣 的恨意。

在國內知名的天涯論壇上有一個題目為《曾多次毒打、侮辱子女的父母們,你們給孩子跪下!》的帖子,其中一個受過父母虐待的網友寫道,她儘管很想做一個好人,但一看到柔弱的東西,譬如小孩子、小狗、小貓或其他小動物,就忍不住想折磨它們。這其實就是她內心的客體關係向外的投射,這種投射不會因為我們意識中多麼想做一個好人就能終止,這必須有非凡的努力和強大的反省能力才有可能走出來,並營造自己新的、健康的客體關係。

當然,父母與子女的糟糕關係,並不僅僅因為極端的棍棒教育,還有很多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忽視。

乖女兒,你可真黏人啊!

2006 年,我出差去俄羅斯,在莫斯科機場的候機廳,看到了這樣

一幕: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長得像天使一樣漂亮,穿著也非常精緻,她的又帥又有氣質的老爸,在長椅上靜靜地讀書。

和我們一樣,他們也去葉卡捷林堡——俄羅斯第三大城市,在近一個小時的等待時間裡,小女孩不斷地糾纏她的爸爸。她很輕很輕地走到爸爸旁邊,彷彿生怕打攪他,然後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對他說點什麼。

但爸爸沒一點反應,不說一句話,不吭一聲,胳膊彷彿鋼鐵般一動不動,也不看女兒一眼,彷彿女兒所做的一切完全沒有發生,仍然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

女孩覺得有點無聊,於是離開爸爸,自己去玩。過了幾分鐘後,她忍不住又來糾纏爸爸,仍然是很輕很輕地拉一下爸爸的胳膊,說點什麼,但爸爸仍然完全沒有一點反應,繼續全神貫注地讀他的書。女孩無聊地離開,過了幾分鐘後又來碰一下爸爸。

…………

這樣過了約半個小時,女孩徹底打消了要贏取爸爸關注的努力,開始自己玩,她一會兒跳下舞,一會兒唱下歌,但動作很輕,聲音也很輕,彷彿生怕打攪周圍的人。

再過了半個小時後,登機時間到了,這位老爸合上書並放進行李包,把女兒喊過來,然後非常非常輕地拍了一下女兒的頭,那眼神彷彿在說:乖女兒,你可真黏人啊!

小女孩則羞澀地笑了一下,那種微笑中,有一點自責的成分,彷彿在說:「爸爸,我知道自己錯了,可我真是有點寂寞啊。」

這是長達一個小時的時間裡,這位老爸對女兒的第一次關注。我想,十幾年後,這個天使般的小女孩或許會出落成一個非常非常安靜的美女,任何場合,她都會輕輕地說話、輕輕地走路,生怕打攪其他人。

自我評價 = 內在父母的評價

上個星期去福建出差,接待我們的朋友情商非常高,她能輕鬆地化解各種大大小小的矛盾。譬如,去餐館吃飯,如果菜上得慢了,她就會叫來服務員,對她說:「小妹,你這麼可愛,能不能幫我催一下菜?」

一般情況下,「小妹」會很開心地去催,問題順利解決。但少數情況下,「小妹」會解釋說,因為什麼原因,我們不得不等。這時候,她會繼續說:「小妹,你很能幹的,你一定會有辦法的,我對你很有信心。」

到了這一地步,沒有哪個「小妹」會再固執己見,而會開心地幫我們去催,於是問題也很快解決。

我們可以說,這是她掌握了談話的藝術。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她說話時的語氣和姿態。她絕不會盛氣凌人,也絕不會不耐煩,總是很開心而且很平和。這些聽不到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聊到她的家庭,才知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原來,她的父母非常民主,家中的很多事情,都要投票決定,而且大人孩子每人一票,完全平等。

可以料定,她從小形成了民主、相互信任的客體關係。現在,她把這個關係投射到了餐館中,那些「小妹」也感受到了這種信任,於是很樂意地幫我們解決問題去了。

但是,她的投射也遭遇過挫折。在廈門的鼓浪嶼,給我們做導遊的女孩,無論這個朋友怎麼誇她都無濟於事,導遊都彷彿是在按照一個僵硬的模式來對付我們。

離開鼓浪嶼後,我對這個朋友開玩笑說,她誇導遊可愛,無效,因為這個導遊自認為不可愛,所以會認為她是在撒謊。同樣,她誇導遊漂亮,也無效,因為導遊自認為不漂亮,所以仍然認為她是在撒謊。

可以說,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是我們的客體關係模式相互投射的結果。一般餐館的服務員自我評價儘管可能普遍比較低,但也有高的地方。所以,我的這個朋友向她們投射她的誇獎時,她們會接受。但鼓浪嶼的這個導遊,她的自我評價實在太低了,而這個朋友又沒有找對地方,所以怎麼投射她的誇獎,都沒有用。

自我評價是什麼?就是心中的客體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對「內在的我」的評價。其基礎就是,我們童年時父母對我們的評價。

曾奇峰說,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父母,是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鼓勵你。當然,最好的父母就是最後一種。

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格言。

學心理學越久,我就越相信這句話。

那麼,性格如何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性格,是通俗的說法,換成心理學專業說法,即人格。所謂人格,作為後精神分析學派的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即一個人內在的客體關係。形象表述出來,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

也就是說,性格是一種關係。

這可能會讓人發暈。性格,譬如自信、自卑、倔強,等等,怎麼會是一種關係呢?

先講講自信。自信,通俗理解,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然而,從邏輯上講,不存在 A 相信 A 這回事,存在的,只能是 A 相信 B 或 B 相信 A。

那麼,什麼叫自信?簡單來說,是自己內在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內在的另一部分。套用客體關係理論的話,準確地表達,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充滿信心。

所謂自卑,也即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沒有信心。

所謂倔強,就是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內在父母說,憑什麼!

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模式,形成於一個人的童年,主要是六歲前。這個模式形成後,以後的人生裡,我們就會不斷將這個模式呈現在現實世界中。所以說,內在的客體關係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簡而言之,即性格決定命運。

所以說,精神分析學派有決定論的色彩,而且是童年決定論。

決定論聽起來有些悲觀,但它絕非說,你的客體關係模式就不可改變了,它當然可以改變,改變的辦法,就是認識你自己。

教育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大人

一切為了孩子!

這句很流行的口號,看上去好像是我們教育的實質。

不過,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門的朋友說,學校教育體系的實質,是某個官員想有政績,而目前政績的主要評判標準是升學率。

這個政績的壓力先傳遞到校長那裡,再傳遞到各級組長那裡,而後傳遞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師那裡,最後傳遞到學生那裡。

可見,絕非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績,我也要政績,而升學率的蛋糕是固定的,

於是壓力不斷升級,而最後承受這些壓力的,還是孩子。

並且,校長和老師們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他們的業績,也是由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所決定的,他們實現業績的夢想,也一樣由學生們的努力所實現。

同樣要命的是,校長和老師們對業績的追求,也是不斷升級的,於是孩子們的壓力也隨之不斷升級。

如此說,那句著名的口號其實是,一切為了老師。

這樣說,聽上去有些偏執,那麼,講講故事吧,故事能說明一切。我一個朋友,在某省會城市,兒子該讀小學了,神通廣大的他細緻地調查了該省會城市的所有著名小學,結果有個雷人的發現:在這些著名的小學,老師鼓勵孩子在考試中抄襲竟是一個普遍現象。

讓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學習抄襲,而且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種主流做法,無論如何,這不能說是為了孩子吧。

這是為了追求考試成績的大躍進,而能從考試成績中獲益的,自然是各個級別的老師們。

現在幾乎所有中小學學校,學生們已沒有了真正的自習課,因為自習課已經被各科老師霸佔,無比焦慮的老師們像打仗一樣搶奪自習課的控制權。這可以理解,畢竟自己的業績是和成績緊密掛鉤的。

前不久,和幾個朋友吃飯,其中三個朋友的孩子都是剛讀小學一年級,他們的一個共同感受是,孩子上學這件事讓整個家庭瀕臨崩潰,所有人的情緒都因為要跟孩子「一起上學」而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狀態。除非家長能從其中醒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三個朋友中有兩個有一天突然明白,這樣下去不行,於是才多少從這個狀態中脫離了出來。

譬如,他們三個都有如下遭遇。他們每天都收到各個老師的短信,不僅告知你的孩子表現如何,也告知班裡其他孩子表現如何。讀到這樣的短信,他們的心立即揪了起來。

一個朋友說,一次收到短信,看到女兒一科考了 92 分,她想,嗯,還不錯啊,但隨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 98.5 分,她一下子覺得被打擊了,回到家後好好教育了一下女兒。

因為不斷這樣教育女兒,女兒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最後孩子奶奶終於受不了了,她教育我這位朋友說,她實在看不出 92 分和 98 分有什麼分別,小孩子很容易馬虎,馬虎一下幾分就沒有了,要是孩子每次都考 98 分、100 分,這才是問題,那時你得擔心孩子的天性到底到哪兒去了。她有點下通牒式地對兒媳說,以後絕不能因為這樣的事教訓孩子了。

婆婆的話很給力,我這位朋友也反思了一下,覺得自己也的確是敏感了,從此對女兒的教訓少了很多,而女兒的壞脾氣立即有了好轉。雖然經常和朋友們聊到現在學校的事情,但幾乎每一次聊這樣的話題都會覺得崩潰,因為總能看到令我震驚的做法。

有時候,我給一些企業講課,說到工作壓力的話題,我會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們該覺得慶幸,因為你們的工作壓力很難比得上現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最多早起晚睡,但他們每天的學習時間要遠勝於你,而且根本沒有鬆弛與娛樂的時間。

譬如這三位朋友,他們的孩子不過是讀小學一年級,但每天回到家裡至少要做兩個小時的作業。並且,做兩個小時還是最快的,據他們瞭解,孩子的不少同學要做四個小時甚至更多。

監督孩子做作業,則成了家庭的噩夢。一個朋友說,孩子沒上小學前,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極少吵架,下班回家後很能享受家庭生活。但孩子上小學後,夫妻吵架的次數越來越多,有一天他們幡然醒悟,發現吵架的原因多數都與監督孩子做作業有關,於是決定將監督孩子做作業的事情交給專業機構。

其他兩個朋友也說,他們也做過這個打算。現在很流行這樣的機構,有的是老師辦的,有的是家長辦的,也有很商業性的,就是把幾個或十幾個孩子弄到一起做作業,每個月交幾百乃至上千元就可以。

把孩子弄到這樣的機構,夫妻之間就不必因此而吵架了。並且,父母也不會因此而與孩子發生衝突了,圍繞著做作業產生的矛盾,主要放到了這種專業機構裡,孩子可以憎恨這個機構,而不必憎恨 父母了。

這樣的機構估計也可以打「一切為了孩子」的口號。然而,如上的每個環節中,到底有哪一個環節真的是為了孩子呢?這些不過是大人的遊戲,而孩子不幸成為實現大人政績、業績或物質利益的工具,但大人從孩子身上搾取了利益並給孩子製造了難以承受的痛苦後,還強調一句說「一切為了孩子!」這是何等的卑鄙。

他們不是孩子利益的代表,孩子只是被代表了而已。

一切為了孩子!

家長們也喜歡使用這個口號,好像這也是教育的一個實質。

對此,我一個朋友有很經典的說法。她說:

懷孕時,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別是怪胎就行;

生下來,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別總生病;

孩子逐漸長大,看著小小的他,只希望他開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進入幼兒園,比較心開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出色;

從此以後,一發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別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我正在看一本美國人寫朝鮮戰爭的書,作者講朝鮮戰爭前期的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說他是母親的一個「傑作」,母親那麼努力地教育兒子繼承父業,讓他成了既傑出又超自戀的五星上將,不僅是要兒子證明自己是最強的,更要證明,她這個母親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

如果一切順利還好,像麥克阿瑟,他雖然因自大犯了挺多錯誤,但同時也有許多輝煌的戰績,他算是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母親的價值。假若突然間,孩子生了重病,無論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父母的意願一下子又跌回原處——希望他健康快樂就好。

還有一個朋友,富有而優秀,她也希望兒子比自己更爭氣,於是給了孩子蠻多壓力。但前不久突然查出,二十多歲的孩子竟然已患有癌症,她很崩潰,一下子覺得富有和優秀沒有了任何意義,怪自己這麼多年給了孩子太多壓力,並想,要是一開始沒給孩子壓力多好,那樣他就不會過得那麼壓抑了,或許也就不會得癌症了。要是能再次選擇,孩子哪怕只是平庸,但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該多好。

其實,這個想法也是偽命題,並非世界的這一邊是優秀而高壓力,另一邊是平庸而輕鬆。實際上,真正的輕鬆總是伴隨著能力的解放,那會帶來真正的優秀。

我們社會的大人們,好像普遍都不明白這一點,和家長與老師們探討所謂的教育時,他們普遍抱有一個成見:孩子要麼在巨大壓力下成為卓越人才,要麼終日無所事事而成為庸才。

這個成見很值得探討一下。最近,我正在看荷蘭心理學家羅伊·馬丁納[注17] 的一本好書《改變,從心開始》。在書中,馬丁納講到,快樂有三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和無條件的快樂。

我們社會的教育體系,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其實都停留在了競爭式的快樂這一層面。

所謂競爭式的快樂,即一定得我比你強,這樣才快樂,否則就痛苦。比方說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學,這本來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開心,但一聽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學,你的快樂一下子消散了,轉而恨自己的孩子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爭氣。

我第一次深刻領會到競爭式的快樂,是因一個朋友。她對我說,她實在沒法明白,人與人交往時,除了比較還能做什麼。

馬丁納引用了一個寓言故事來說明競爭式的快樂。

兩個商人緊挨著開了商店,經營範圍類似,他們唯一的快樂就是比對方強一點。

一天,一個天使來到一個商人面前說,對我許願吧,你的任何願望都可以實現。不過,你的對手可以得到的會比你多一倍。

這個商人最初很沮喪,但突然間開心起來,他對天使說,請弄瞎我一隻眼睛吧。

這個故事說明了競爭式快樂的可怕之處。陷在競爭式快樂中的人,勢必會被魔鬼的這一面所折磨。譬如多名高中生對我說,他應該能考上一所不錯的重點大學,但一想到他的同學中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就快樂不起來。

持有這種觀念,意味著這些高中生也被我們社會的教育給異化了。

所謂條件式的快樂,馬丁納說,這裡面去除掉了競爭的成分,這是很客觀的快樂。你要一個條件,只要這個條件得以滿足,你就會很快樂。譬如你的願望是掙到多少錢以獲得經濟上的自由,當這個願望實現後,你很快樂,而不會沉浸在「比爾·蓋茨比我有錢多了」的痛苦中,這就是條件式的快樂。

無條件的快樂,馬丁納稱為「至樂」,處於這一層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條件,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這是很美的狀態,他寫道:

毫無條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個可能犯錯的血肉凡軀,並歡迎改變、死亡和受苦。處在至樂中,無論舒服還是痛苦,我們都欣然接受;我們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我們對於沿途的幸福安適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第三個層面的快樂,並不容易活出。儘管有些父母能夠給予孩子一些無條件的愛,但整體上,幾乎沒有誰能從父母那裡得到如此豐厚的饋贈,從小就徹底沉浸在無條件的至樂中。想獲得這種快樂,我們都需要自己去學習。

不過,至少我們可以意識到,快樂有這三個層次,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只是最低層次的快樂,而我們應試教育的核心邏輯,就是在追求競爭式的快樂,不僅教育系統的官員和老師如此,家長們也如此,而這些大人們也試圖讓孩子相信,這就是一切。

其實,我們反過來可以從孩子的身上學習到,快樂其實是很簡單的。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樂。他要玩遊戲,玩時就很快樂。他們有競爭式的快樂,但這絕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強烈地參與其中,傳遞「別的孩子」比你更值得愛這種信息,那麼孩子對競爭式的快樂不會太癡迷,他們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樂了。

可以說,孩子可以因為一切事情而快樂,他們對身邊的一切都抱有一種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沒有受到干擾,孩子能夠專注地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種專注本身就是一種至樂。

但長大了,我們好像都忘記了那些簡單的快樂,只剩下了一種快樂——人群中的快樂。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為最被讚許的,否則我就不快樂。

條件式的快樂和至樂能點燃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覺得不虛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競爭式的快樂,你會時時感覺身處地獄中。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是大人們在享受競爭式的快樂,而孩子是他們實現自己這一最低層次快樂的工具,他們美好的生命,消耗在如此沒有意義的事情中。

最近,多個高中生都對我說,武老師,我非常排斥高考,我討厭高考中藏著的那種味道,好像這是天底下唯一重要的事情,好像我生命的意義就只能體現在這裡。

他們的生命當然遠不止此。

假若自己生命的意義就是給別人提供競爭式的快樂,那就會產生巨大的無意義感。

我有一個可怕的預言——假若我們的教育體系不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而是壓力繼續升級,那麼被當作工具的孩子們會以他們的生命抗爭。最後孩子們的自殺率會高到讓整個社會恐懼,那時大人們才不得不改變自己的邏輯。

那個富有而優秀的家長,她寧願在健康和優秀之間為孩子選擇健康。但我想說,如果家長一開始就選擇保護孩子,免於目前教育體系的傷害,那麼最終會發現,他們收穫的並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釋放,並且孩子的生命一直處於快樂之中。

家長不能指望老師或教育體系先發生改變,若真愛自己的孩子,需要發揮自己的勇氣與智慧,與「一切為了大人」的變態做法抗衡。

家長是最容易打破這個絞殺孩子的鏈條的。你可以對孩子說,孩子,從現在開始,請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華開始。

注17:Roy Martina,身心靈治療大師。已撰寫數十本關於健康、生命活力、靈性成長、減:重與營養方面的著作,比較有名的像由胡因夢翻譯的《改變,從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