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雄性衰落 > 譯者後記 >

譯者後記

最初拿到這本書,稍微看了幾個章節,立刻就讓我想起了傳媒和社會文化大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的經典之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在那本書裡,作者發人深省地跟社會的「進化潮流」唱了反調,認為電視和圖像媒介的興起實際上減弱了人們審慎思維和理性決策的能力,在媒介與觀眾的共謀之下把整個社會環境變成了「卡通漫畫」。作者繼而出版了《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更進一步深入探討了當今社會情緒和衝動導向的「兒童化思維方式」,認為當今的情形實際上並非童年概念的消逝,而是整個社會的成人再度走向幼稚。他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娛樂和圖形導向的情緒衝動式思考方式取代了印刷時代的審慎和沉思。而這一切發生在31年前的1985年。那個時候讓作者如臨大敵的「新興」媒介工具是電視和以照片為主體的紙媒。

在我案頭還放著另外一本同樣發人深省的書,名字叫《網絡至死》(Pay-back),作者是弗蘭克·施爾瑪赫,扉頁的宣傳詞寫的是:「娛樂尚未至死,網絡至死的危機已然閃現——在《娛樂至死》之後,最震撼人心的媒介經典」。這本書嚴肅地討論了網絡時代對於當今社會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隨之而來的人類身體心靈對這種「新興網絡環境」的適應和「進化」——數字達爾文主義:我們的大腦正在飛速地適應著這個前所未有而且完全出乎人類預料的世界。前途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甚至有種想法,應該把這三本書放在一起,用句流行的話來包裝:「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三部曲」。這三部曲遞進式地讓我們聚焦當下,觀察思考近幾十年來突飛猛進的媒體和網絡技術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式的生存環境,對人類的現在和將來會有怎樣的影響。英雄所見未必略同,大家可能會眾說紛紜,可能會莫衷一是,但是我們不得不看,不得不想,也不得不做些什麼。

津巴多教授的這本書,雖不能說讓我不寒而慄,但也有些憂心忡忡。這本書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更為深入具體地描述了出生在這個環境下的新生代(80後)所面臨的迥然不同的生長環境和很大一部分「適應不良」的問題。尤其讓人關注的是,津巴多教授這本書裡採用的數據均來自美國權威機構的最新數據,描述的是當今經濟實力位居全球翹楚、現代化到了極點、被很多國家奉為楷模的美國社會的真實情況。讓人看了有種「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現狀已經讓人擔憂,豈料美國的情況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感覺。兩位作者的親身體驗、細緻觀察和深入研究,讓我們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興一利必生一弊,那麼網絡和高科技帶來的便捷所造成的潛在成本是什麼?各種「虛擬現實」和「移動互聯」,所見即所得、所講即所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會不會產生我們始料未及並且不願意看到的後果?

譬如,學生們自以為自己是「多任務」的高手,能夠假借技術之便利「生產時間」,高效率而不錯過任何東西。神經反應測試卻顯示出他們的協調性和記憶力因為在任務之間頻繁地切換而下降,同時完成任務的質量、人際關係的質量、自我感覺的質量、過程體驗的質量等等,太多的「質量」都顯著下降。繼而是焦慮和壓力水平的上升,以及意義感和成就體驗的下降。似乎質量-數量的守恆定律並未被突破,技術的存在只是作了一種延遲和轉移;似乎「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只是,我們出來混,難道希望年輕一代和他們的未來世代來還嗎?又譬如,現在的互聯網色情產業高度發達,各種誘惑唾手可得,而且禁止兒童和青少年過早接觸網絡色情內容看來連理論上的可能性都不太具備——他們生於網絡長於虛擬現實,恐怕比自己的父母對技術更加熟極而流。隨之而來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他們的大腦在接觸真實的人際和性親密之前已經被互聯網上的色情內容「重新編程」了。想像一下看過3D版本《大鬧天宮》的孩子們,去動物園的猴山看見真猴子之後會有多麼失望。這些恐怕也是全新的挑戰。現代心理學和醫學的手段能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尚且不得而知。這本書,讓我們面對現實。

兩位作者把本書分成了「症狀」「原因」「解決」三部分,可謂用心良苦。不僅僅是「客觀描述」,也不僅僅是「扼腕歎息」,而是希望我們有所觸動之後做點什麼。老先生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以他八十三歲的高齡,不在家中頤養天年,而是四處奔波推廣他的教育和心理學理念。書中言及的很多應該做的事情,老先生都在自己的教育項目中面向全球積極推動著。記得譯者當年第一次跟老先生合作的時候,滿以為聲名卓著的學界前輩肯定是威嚴端莊,偶爾說出隻言片語擲地有聲,剩下的時間裡不苟言笑靜坐一旁。哪知道只要有一點點閒暇時間,不論是課間還是餐桌旁,老先生都不吝賜教諄諄告誡,興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新的想法、探索、嘗試傾囊相授,給我的感覺是生怕自己說得不夠多,不夠清楚,不夠熱切,讓我們不能完全接收到這些信息和感受,並且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惠及更多的人。耄耋之年的老先生顯然是抱著一顆拳拳之心,期盼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夠跟他一起做點什麼,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每每想到這些,心中都有莫名的感動。薪火相傳,希望我們不讓老先生失望,也從其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最後,需要特別感謝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系的張婍副教授在本書翻譯過程中所提供的幫助。我們的合作對話為本書的理解增添了不少深度和廣度,並且更讓我覺得本書對於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成長,提出了一個非常有益的視角。也感謝湛廬文化的合作夥伴們辛勤勞動迅速響應,因為大家的勤奮,本書才得以榮幸地和作者津巴多老先生一起亮相北京。

2016年春節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