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只因目中無人 > 第四節 對事不如對人 >

第四節 對事不如對人

讓我們再次回到本章開篇提到的『奴、徒、工、匠、師、家、聖』這七個不同層次的人身上,這七種不同的人跟維度有關係嗎?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當我們把這七種不同的人放在由『社會的成就』與『馬斯洛需求層次』構成的二維坐標時,你會發現,還是一個維度高低的問題。

在一次內訓中,曾有個學員跟我說,他特別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就像上墳一樣。

我問他,既然你這麼討厭自己的工作,為什麼不辭職呢?

他一臉無奈地說,團長,要吃飯啊!這份工作雖然我不喜歡,但是好歹每月有份收入。哎,只有做著唄!

這就是典型的工作『奴』,工作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為什麼而做呢?為了生存。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最低層——『生理需求』,而在社會成就坐標上呢?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成就,自己不餓死就已經很不錯了。這就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態。

究竟是誰讓他們為奴的呢?林肯廢除了奴隸制已經100多年了,怎麼這個社會還有那麼多的『奴』呢?

我記得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段子:有人對馬雲說:『我佩服你能熬過那麼多難熬的日子,然後才有今天這樣的輝煌。你真不容易!』馬雲說:『那些很苦的日子一點都不難熬,因為我知道它會變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變,還堅持幾十年照常過。換成我,早瘋了!』我不知道這個段子是不是真的,但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段子說出了兩種人的心態,其中一種是工作奴的心態,認為工作是一種痛苦,是需要『熬』的。當一個人這樣想的時候,工作一定會成為一件不得不幹的事情,當一個人被迫幹那些不得不幹的事情時,當然就一生為奴了。

而像馬雲這一類人呢,他們出身也許低微,長相也許平凡,甚至讓人看不慣,但他們卻胸懷世界,馬雲要讓世界沒有難做的生意,創建了今天的阿里巴巴;扎克伯格年紀輕輕就立志通過互聯網讓世界連接起來,於是有了今天的Facebook;當年自己也過得並不好的黃偉強,立志讓心理界的人過上好生活,今天有了壹心理……這些能夠被稱為『某某家』的人,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算在最卑微的時候,依然胸懷大眾,『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們的工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當一個人在自我實現這個層次工作時,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又何須去『熬』?

當然,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許今天的你起點較低、資源有限、能力有限,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願意從『徒』開始,走上一條學習成長的道路,總有一天會學有所成,能夠獨立完成手上的工作,自豪地立足於天地間,那時,你已經走上『工』的層次了。

『奴』與『徒』最大的區別是前者心不甘、情不願,過著不得不過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後者清楚地知道今天的一切是暫時的,只要心甘情願地學習,一切會越變越好!

在『工』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成長,做事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盡善盡美,勇於創新,你很快就會榮升到『匠』的層次。『奴』『徒』『工』這三個層次的焦點都在『事』,努力把事情做好。

這條路一直往前走,當你開始把焦點由『事』轉向『人』,願意把自己的技術或學問傳承給他人時,你的境界又升了一個層次,你已經為人師表了。當你慈悲心起,心懷大眾,通過努力把自己的理想實現了,自成一派,成為眾人追隨的偶像時,你已成名成家了。

至於是否能成為『聖人』,百年之後,留待後人評說吧!

結語:人與工具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物質極度豐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能上天、能下海,比過去進步了那麼多,可是,今天的人比過去的人更幸福了嗎?

焦慮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病。在過往的這麼多年裡,中國人可能都沒有像現在這樣焦慮過,雖然在過往幾千年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人,能夠擁有我們現在這樣多的物質財富和科學技術。

為什麼我們擁有這麼多,反而更加焦慮了呢?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人類簡史》,書中一個觀點我尤為贊同。相較於其他生物,人類的身體並沒有什麼優勢,速度比不上草原上的獅子,力氣比不上大象,不能在天空飛行,也不能在水裡暢遊,沒有毛皮抵禦寒冬,也沒有爪子對抗野獸。這本書的作者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夠躍居食物鏈頂端,是因為人類懂得使用工具。如果人類不懂得使用工具彌補自己的缺陷,早已經被嚴酷的自然界淘汰了。人類的工具越來越發達,由最原始的石塊到中國的四大發明到飛機火箭,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人類好像已經無所不能了。

除了工具的使用之外,幫助人類立足於食物鏈頂端的是人類發展出了語言。人類複雜的語言系統使得人類可以溝通交流,讓人類成為社會性的動物,使合作成為可能。

所以,工具與合作是人類優越於其他動物的根本原因,這兩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但是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卻漸漸偏向了前者,很多人越來越依賴工具,對工具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對人的重視程度。

因為和企業家接觸得多,我知道大多數企業家都十分焦慮。他們似乎有著做不完的事情,每天忙忙碌碌,東奔西跑,要應酬很多人,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為求高效,為求更快發展,他們花了太多時間在解決事情上面,而忽略了身邊同事的感受、家人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感受。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將自己的精力花在處理事情上的時候,你花在『人』上的精力和時間自然就會減少。

『忙』是中國『成功人士』的常態。當一個人努力投入工作的時候,他可能是為了時間上更加自由,經濟上更加獨立,甚至是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如果他不懂得在『事』和『人』之間平衡,他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和初衷越來越背道而馳——整個人被事業綁架,沒法陪伴家人、照顧孩子,更別說度假、消遣。事業做得越大,他們事務越多,慢慢不由自主地捲入只在乎事而不關心人的怪圈中……由於給家人的時間太少,他們的家庭關係緊張;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他們的健康令人擔憂;給朋友的時間太少,能推心置腹的人也漸漸疏遠;對員工關心太少,公司離職率也會變高……

當然,大多數人都會說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難道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真的要淪為一台無法停止工作的機器嗎?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人們想到的方法就是用更多的『工具』。AlphaGo圍棋戰勝人類,讓更多人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潛力。發明機器人也是目前世界上熱門的投資項目之一。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期待用機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勞動,可以用機器代替;孤獨,可以發明陪伴機器人來陪聊;夫妻生活可以用性愛機器人來解決;生育,可以用人工胚胎……一切都好像可以用機器來代替。這樣,不用工作,就沒有了工作的勞累;不用結婚,就沒有了夫妻矛盾;夫妻制度解體,就沒有了家庭,沒有了家庭,就不用擔心家庭瑣事的煩惱。可是,這真是我們需要的生活嗎?

我相信機器真的可以高度發達,可是當機器真的高度智能化以後,人類就幸福了嗎?電影《黑客帝國》在很早以前就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幻想的世界:一個名叫尼奧的網絡黑客發現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一些問題,在調查過程中他驚訝地發現,其實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裡,而這個虛擬世界就是失控後的人工智能創造出來統治人類的世界。

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統治人類的結局也許並不需要我們擔心,而值得擔心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做事情上,而忽略了人本身。社會開始用你做的事來衡量你的價值,人們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沒有人會在乎你飛得累不累!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既關注科技發展,又不至於讓科技發展失控,讓人們越來越失去幸福感呢?其實很簡單,把你幾乎全部用於做『事』的精力分點兒到『人』上,當我們每天面對忙不完的『事』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是『人』。當你每時每刻專注於所做的事的時候,你或許已經變成了『工具』。但是,你不是工具,你是使用工具的人。關照你自己的內心,關懷身邊的人,無論是你的家人還是同事,不要將他們也看成『工具』,也不要只看到他們做的事情,時刻記住他們和你一樣,是有感情有感受的人。所以,對事,不如對人。

人之所以為人,就要像人一樣活著,活得開心,活得幸福。可惜的是,現在太多太多的人都活成了工具。人類發明了工具,是讓工具為人所用,可惜的是,工具好像開始慢慢掌控了人類,人類也慢慢變成了工具。這樣下去,電影《黑客帝國》的現實版離我們還遠嗎?

如果你想更好地與人相處,希望在與人相處中獲得更多的幸福快樂,學習心理學是其中一條簡單而有效的道路,而本書僅僅是心理學中的一點皮毛。只希望本書能引發你對心理學的興趣,借用電影《黑客帝國》中的一句台詞作為本書的結尾:

『門已經為你打開,剩下的路要靠你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