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幸福課:不完美人生的解答書 > 我是怎麼變外向的 >

我是怎麼變外向的

我曾經是一個非常內向的人。表現之一,就是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我會結巴、忘詞、面紅耳赤,緊張到不知所措。每次上講台都像受刑。因為焦慮,我想學心理學,於是讀了師範院校。但在師範院校,我又經常會為將來某一天可能站上講台而焦慮萬分。

如果你在某一方面很容易焦慮,你很可能也會在其他方面懷疑自己。你覺得自己藏著一個重大的秘密,不能讓別人知道。於是你開始畏首畏尾,你的生活也因此變得狹隘,這是內向的人經常出現的問題。

我就在這種焦慮中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我的大學生涯。研二時,某所成人自考的大學要找一個研究生做兼職的心理學教師,教變態心理學。我那時候很缺錢,猶豫了很久,一狠心,把活兒應承了下來。

幾乎從我應承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後悔了。我一連做了好幾天噩夢,夢見自己在講台上,眾目睽睽之下,手足無措。我也嘗試過一些積極點的想像,比如想像某個女生在課堂上衝我拋媚眼,但是沒用。

改變有時候很難,是因為如果你只有失敗經驗,沒有成功經驗,你甚至沒有辦法想像成功是怎樣的,但你對想像失敗卻很在行。雖然我努力不去想,但是失敗的場景仍會不時鑽到我的腦子裡,那時一定很丟人。

「審判」的那天終於來了。我早早來到教室,整理好教案,擦好黑板。當我站到講台前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很自信。可能是因為認真備課,我對自己要講的內容瞭如指掌,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講台下稀稀拉拉只坐了五個學生,他們還自顧自地玩手機——這和我想像中千萬雙眼睛盯著我的場景,差別實在太大了。

我短暫的教學生涯就從這五個學生開始了。我開始學習在眾人面前講話,開始逐漸積累一些成功經驗,並慢慢喜歡上了教學。後來我成了一名教師,我不再害怕學生的目光了,相反,能夠把他們的目光從手機上吸引過來,會讓我覺得有成就感。知識分子內心都渴望有一個講台,能分享自己的知識和觀點,況且我和學生分享的還是沒有專業壁壘的心理成長和幸福之道。雖然在每次上課前我仍然會緊張,但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想多了」,分享的快樂讓我逐漸忘卻了緊張。

當然,這算不上太成功的故事,我只是做到了很多普通人不用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我之所以把它講得像個成功故事,是因為這個故事蘊含了敏感內向者改變的一些基本道理。我的經驗,改變是無法憑空發生的。真正有效的改變,需要兩個支點。第一個支點,你需要積累相關的成功經驗,它會改變你的預期,讓你自信,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意義非凡。第二個支點,是在那些讓你害怕的領域,你要有一些自己的優勢。我的優勢在於,我總是試圖把書上或學術文章中看來的知識,和真實的生活建立起聯繫,思考它們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意義,並把思考的結果分享給大家。是總結和分享的慾望,幫我克服了講話的恐懼。

但我並沒有真的變得外向。當我在馬路上偶遇領導或其他重要人物時,仍然會緊張得手足無措,並且無一例外地忽然忘了他們的姓名。我沒能在這個領域找到我自己的優勢,所以也只好隨它去了。

現在想來,我的故事,像是特裡爾教授「固定特質」和「自由特質」理論的註腳。我的緊張來自我的敏感內向,我對知識的理解和分享的慾望也來自我的敏感內向,這就是性格最神奇的地方:突破性格限制的種子,本就蘊含在這種性格當中。

思考一下

1.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外向?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很內向?為什麼?

2.你最佩服的人是誰?他偏外向還是偏內向?

3.你最期待別人誇獎你什麼?你最害怕別人批評你什麼?為什麼?

4.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敏感內向的人,你的哪些優勢和你的敏感內向有關?

5.如果可以,你希望自己的性格有哪些改變?如何從技能提升的角度來理解這種改變?

6.如果只向你所期待的改變邁一小步,這一小步是什麼?

實踐一下

1.製造一個「恢復壁龕」

你上次覺得放鬆是在什麼地方?在做什麼事?是讀一本書、散步、做冥想還是別的什麼?

為自己製造一個用於精力恢復的壁龕。恢復壁龕應該包含三個信息:一是空間,即在某個特定的地方,你會覺得放鬆;二是活動,即在這個空間內做某件事,讓你覺得放鬆,這件事並不需要什麼目的,哪怕發呆,也是一件事;三是命名,即你需要把在特定空間從事的特定活動命名為「恢復壁龕」,只有命名了,你才能擁有它。

恢復壁龕並沒有嚴格的時間信息。這意味著,你隨時可以進入壁龕,也不需要拘泥於時間的長短。當你感覺疲乏時,嘗試進入恢復壁龕,讓它幫你恢復精力。

2.繪製內外向的人際地圖

內、外向既是特定的人格特質,也是特定人際互動的產物。通過繪製內、外向的人際地圖,你能夠瞭解,什麼樣的人際互動模式會讓你內向,什麼樣的互動模式會讓你外向。

(1)寫下十個跟你接觸最多的人的名字。找一張紙,在紙的中心寫下你的名字,在你的名字周圍寫下他們的名字。以你的名字為圓心,用這些名字和你名字的距離,代表你們的親疏關係。

(2)回憶你和他們互動的經歷。分別用內向(1~10分)和外向(1~10分)來為你們之間的互動打分。1代表不內向,10代表特別內向。如果你覺得和某人在一起時非常內向,你可以在他的名字旁邊標注「內向10」;如果你覺得跟某人在一起時有些外向,可以標注「外向6」。

(3)思考:為什麼跟這個人在一起時,你會覺得自己內向或外向?你的哪些語言、感受或者行為,讓你覺得自己內向或外向了?

(4)思考:為什麼跟這個人在一起時,你會表現得內向或外向?他的哪些特質、你們的哪些互動模式,讓你變得內向或外向?

3.空椅子

心理咨詢的格式塔療法,經常會用到空椅子的技術。這個技術也可用於社交的模擬。

(1)找出練習2中那個你和他交流時最內向,而你又最想和他交流的人的名字。

(2)找兩把椅子,呈90度角擺放。坐到其中一把椅子上,想像另一個人坐在另一把椅子上。

(3)試著跟他交談。說說跟他在一起時的感受,說說你對他的欣賞或不滿,說說為什麼跟他在一起,你會變得內向敏感。說任何你想跟他說的話。

(4)換到另一把椅子,扮演你剛剛談話的那個人,試著從他的角度來回應你剛才的話。

(5)再回到第一把椅子,重新變回你自己,讓談話繼續。

(6)循環上一個過程,直到你覺得你已經表達完了所有你想表達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