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朝聖者之歌 > 黑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

黑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1877  7月2日赫爾曼·黑塞出生於德國符騰堡州的卡爾夫。父親約翰內斯·黑塞(1847—1916)是傳教士,後來擔任“卡爾夫出版聯合會”主席。母親瑪麗(1842—1902)是著名印度學家赫爾曼·貢德特的長女。父母在印度傳教多年。黑塞家中,開放的世界性和宗教教育並存。  赫爾曼·黑塞有姐姐阿德蕾、妹妹瑪麗、弟弟漢斯。

1881  舉家遷居瑞士巴塞爾。黑塞在教會的男童學校上學,只能在星期日回家。1883年,其父取得瑞士國籍(之前是俄國國籍)。

1886  遷回卡爾夫,住在外祖父家。這棟老宅以及卡爾夫周圍的景色多次出現在黑塞的小說中。

1890  在哥平根的拉丁文學校學習,準備參加符騰堡州的考試,以求能在“圖賓根教會學校”接受免費的神學教育。作為公立學校的學生,黑塞必須放棄瑞士國籍,因此他的父親在1890年11月在符騰堡為他申請到德國國籍。

1892  3月7日逃離茅爾布隆學校,因為少年黑塞只想成為詩人。外祖父戲稱這是一次天才之旅。逃離後第二天被送回學校,可是強烈的內心矛盾使少年黑塞不斷生病,情況嚴重,5月終至退學;6月黑塞試圖自殺;6月到8月進斯特籐的精神病院療養;之後在坎施塔特高級文理中學學習。

1893  4月外祖父去世。黑塞的學校生活雖不平靜,但他還是於7月份通過了一年志願考試。不過無法繼續學業,只得再次輟學。    10月在一家書店當了三天學徒工,後來便留在家中。

1894  從6月到次年9月在卡爾夫的塔樓鐘錶廠當學徒工;計劃移居巴西。

1895..在圖賓根一家書店當學徒,一做三年。

1896  在《德國詩人之家》(Das deutsche Dichterheim)上首次發表詩歌。

1898  結束書店學徒生活。10月第一本詩集《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出版。

1899   6月散文集《午夜後一小時》(Eine Stunde hinter Mitternacht)出版;    移居巴塞爾,直到1901年1月都在書店做助手。

1900  為《瑞士匯報》(Allgemeine Schweizer Zeitung)撰寫文章和文藝評論,開始贏得一定聲譽。

1901  3月到5月第一次意大利之行;    從1901年8月到1903年春季在巴塞爾的一家舊書店賣書;《赫爾曼·勞歇爾遺留的文稿和詩歌》(Die Hinterlassenen Schriften und Gedichte von Hermann Lauscher)出版。

1902  獻給母親的《詩集》(Gedichte)出版,可惜母親未能親見兒子的新書。

1903  放棄書店工作之後第二次去意大利旅行,同行的還有瑪麗亞·貝爾努利,她與黑塞在3月訂婚;    《卡門欽得》(Camenzind)的手稿完成,受菲捨爾出版社(S.Fischer Verlag)的邀請寄到了柏林;    10月開始撰寫《在輪下》(Unterm Rad)。

1904  《彼得·卡門欽得》(Peter Camenzind)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黑塞一舉成名;    與瑪麗亞·貝爾努利結婚,搬進波登湖畔的一家農舍;成為職業作家,為許多報紙和雜誌撰寫文章;    傳記研究《薄伽丘》(Boccacio)和《弗蘭茨·馮·阿西斯》(Franz von Assisi)出版。

1905  12月兒子布魯諾出生。

1906  小說《在輪下》(寫於1903—1904年)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成立反對威廉二世專制統治、宣傳自由思想的雜誌《三月》(Mrz),黑塞擔任編委之一直至1912年。

1907  短篇小說集《此岸》(Diesseits)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08  短篇小說集《鄰居》(Nachbarn)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09  3月二兒子海納出生;黑塞進行了第一次巡迴德國的作品朗誦會。

1910  小說《蓋特露德》(Gertrud)出版。

1911  7月三兒子馬丁出生;詩集《途中》(Unterwegs)出版;9月到12月與畫家好友漢斯·施圖爾策內格(Hans Sturzenegger)一起到印度旅行。

1912  短篇小說集《彎路》(Umwege)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前往維也納、布拉格、布爾諾和德累斯頓巡迴作品朗誦;全家遷居伯爾尼,住在已故好友畫家阿爾伯特·維爾提(Albert Welti)的房子裡。

1913  《印度札記》(Aus Indien)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14  小說《羅斯哈爾德》(Rohalde)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兒子馬丁患神經方面的疾病;

    11月3日,《朋友們,換個調子唱吧!》(O Freunde,nicht diese Tne)在《新蘇黎世報》上發表,招來德國民族主義者的仇視與謾罵。也因為這篇文章羅曼·羅蘭開始與黑塞通信,並結下深厚的友誼。

1915  《克努爾普》(Knulp)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詩集《孤獨者的音樂》(Musik des Einsamen)出版;短篇小說集《路邊》(Am Weg)出版;短篇小說集《美妙少年時》(Schn ist die Jugend)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16  父親去世,妻子開始出現精神分裂,加上小兒子的病痛讓黑塞精神崩潰;首次接受心理治療,醫師是榮格的學生J.B.朗格。

1917..別人建議黑塞停止寫批評時事的文章;首次匿名在報紙和雜誌上發表文章,筆名為“埃米爾·辛克萊”(Emil Sinclair);開始寫《德米安》(Demian)。

1919  匿名出版政治宣傳冊《查拉圖斯特拉歸來》(Zarathustras Wiederkehr);家庭破碎,與在精神病院的妻子分居,孩子托友人和親戚照顧;離開伯爾尼,遷往位於瑞士蒙塔涅拉/提契諾的卡木齊居,開始長年的獨居生活;隨筆和詩歌集《小花園》(Kleiner Garten)出版;小說《德米安》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採用筆名埃米爾·辛克萊;文集《童話》(Mrchen)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創建並主編出版雜誌《我向活人召喚》(Vivos voco)。

1920  《畫家的詩》(Gedichte des Malers)出版,收錄了十首附有水彩畫的詩;陀思妥耶夫斯基評論集《窺探混沌》(Blick ins Chaos)出版;小說集《克林索爾的最後一個夏天》(Klingsors letzter Sommer)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21  《詩選》(Ausgewhlte Gedichte)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創作《悉達多》(Siddhartha)的過程中經歷創作危機;由榮格給他作心理分析。

1922..《悉達多》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23  《辛克萊的筆記》(Sinclairs Notizbuch)出版;6月與瑪麗亞·貝爾努利離婚。

1924..放棄德國國籍,重新成為瑞士公民;與女作家莉薩·溫格(Lisa Wenger)的女兒露特·溫格(Ruth Wenger)結婚。

1925  《溫泉療養客》(Kurgast)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半真實半虛構的自傳體散文,可以說是黑塞最幽默的作品;到烏爾姆、慕尼黑、奧格斯堡和紐倫堡舉辦朗誦會。

1926  散文集《圖畫集》(Bilderbuch)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當選為普魯士藝術學院院士;結識妮儂·多爾賓(Ninon Dolbin)。

1927  《紐倫堡之旅》(Die Nürnberger Reise)和《荒原狼》(Steppenwulf)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黑塞50歲生日,首部黑塞傳記出版,作者為胡戈·巴爾(Hugo Ball);與露特·溫格離婚。

1928  散文集《沉思錄》(Betrachtungen)和詩集《危機》(Krisis)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29  詩集《夜的慰藉》(Trost der Nacht)和《世界文學文庫》(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tur)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30  小說《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Nazi und Goldmund)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退出普魯士藝術學院,托馬斯·曼挽留未果。

1931. .11月與妮儂·多爾賓結婚。

1932   小說《東方之旅》(Die Morgenlandfahrt)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開始寫作《玻璃球遊戲》(Das Glasperlenspiel),這部小說從初稿到成書用了12年的時間。

1933  短篇小說集《小世界》(Kleine Welt)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

1934  當選瑞士作家協會會員,該協會的成立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抵制納粹的文化政策,為流亡同人提供更有效的可能幫助;詩選《生命之樹》(Vom Baum des Lebens)出版。

1935  短篇小說集《幻想故事書》(Fabulierbuch)由菲捨爾出版社出版;由於政治原因菲捨爾出版社分裂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位於德國境內,由彼得·蘇爾坎普領導,另一部分則是由戈特弗裡德·貝爾曼·菲捨爾率領的流亡出版社,位於維也納;納粹有關當局不允許流亡出版社將黑塞作品的版權帶到國外。

1936   3月獲凱勒文學獎;六音步詩《花園裡的時光》(Stunden im Garten)仍由維也納的戈特弗裡德·貝爾曼·菲捨爾出版社(Bermann Fischers Exil-Verlag)出版;9月與彼得·蘇爾坎普第一次接觸。

1937  《紀念冊》(Gedenkbltter)和《新詩集》(Neue Gedichte)由柏林的蘇爾坎普·菲捨爾出版社(S.Fischer Verlag Berlin)出版;《跛腳少年》(Der lahme Knabe)在蘇黎世作為內部出版物出版,由畫家阿爾弗萊德·庫賓配以插圖。

1939—1945.黑塞的作品在德國遭禁,《在輪下》、《荒原狼》、《沉思錄》、《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和《世界文學文庫》均不得再版;蘇爾坎普·菲捨爾出版社已經著手的《黑塞文集》不得不轉到瑞士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Fretz & Wasmuth Verlag)。

1942  位於柏林的蘇爾坎普·菲捨爾出版社出版《玻璃球遊戲》的申請被拒絕;黑塞的第一部詩歌全集《詩集》(Die Gedichte)由蘇黎世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3  《玻璃球遊戲》由蘇黎世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4  黑塞的出版人蘇爾坎普被蓋世太保逮捕。

1945  未完成的長篇小說《貝特霍爾德》(Berthold)以及新小說和童話集《夢之旅》(Traumfhrte)由蘇黎世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46  評論集《戰爭與和平》(Krieg und Frieden)由蘇黎世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集子中收錄了自1914年以來對戰爭和政治的沉思;之後,黑塞的作品在德國可以再次出版;獲歌德文學獎;獲諾貝爾文學獎。

1947..被伯爾尼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號。

1950  鼓勵並促成彼得·蘇爾坎普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1951  《晚年散文集》(Spte Prosa)和《書信集》(Briefe)由蘇爾坎普出版社(Suhrkamp Verlag)出版。

1954  童話《皮克多變形記》(Piktors Verwandlungen)由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黑塞—羅曼·羅蘭書信集》(Der Briefwechsel:Hermann Hesse-Romain Rolland)由蘇黎世的弗萊茨&瓦斯穆特出版社出版。

1957  《黑塞文集》(Gesammelte Schriften)由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共七卷。

1961  舊詩和新詩選集《階段》(Stufen)由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

1962  《紀念冊》由蘇爾坎普出版社出版,相較於1937年的版本多收集了15篇文章;7月2日85歲生日;8月9日在蒙塔涅拉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