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史·第17章 古城的吊橋 >

史·第17章 古城的吊橋

西方城郭的起源是山城。在戰亂不斷的中世紀,山城的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演變為堅固的要塞。它作為領主權力的象徵的同時,也守護著領主的宅邸,形成了包括士兵和各類管家等成員在內的一個生活共同體。

城郭的構造一般是以領主的宅邸、家臣的住所、禮拜堂、武器室、牢獄、裡院、城池、農田、牲口棚、水井等為中心,再用兩三層的圍牆石壁環繞,最後修築護城河將其包圍。護城河並非一定要常常注滿水。由於挖掘得很深,護城河對於想要攻進城裡的敵人而言往往是一道難關。此外,每一堵石造的外牆都很厚,垂直聳立,除了細小的槍眼、箭孔之外沒有多餘的窗和孔。瞭望樓上,軍旗獵獵飄揚。

瞭望塔、懸塔、蓄水池、台階上的巡邏路徑、落石塔、鐘樓、檢查出入的大門凸窗、吊閘……領主在各種防禦上下足了功夫。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城門。它是連接城郭內外唯一的——實際上還有秘密的地下通道——出入口。城門是否牢固得足以承受住敵人的攻擊,關乎城內人們的生死。城門也常常設置了橋樑。

這種橋就是橫跨護城河,進入城內時所通過的——「吊橋」。

簡易的設計是在橋的一端裝上鉸鏈,在另一端裝上鎖或者繩索,通過門內的滑輪控制其上升或下降。雖然這種裝置很簡易,但由於把橋完全升起來耗時較長,在遇到敵人突襲時,有來不及升起的隱患。而且,採用這種方式,橋本身不可以太重。所以,即便把橋收起來變為門,它也無法起到較好的防禦作用。

因此,為了建造更厚重、更具有防禦能力的高橋,人們使用了粗壯並可移動的橫樑。分別將兩根橫樑的中間點固定在城牆上,其外端用鐵索吊橋,內側承載重力,在滑輪上裝有繩索。一旦敵人出現,守門人只要剪掉繩索,滑輪就會在瞬間旋轉起來,重力使橫樑像蹺蹺板一樣向下滑,橋便匡噹一聲向上拉升,迅速變成大門。同時,由於兩根橫樑也要升起來,所以在外壁上預先鑿刻了縱槽。這結構設計得很簡單,但的確十分出色。

到了近代,隨著要塞逐漸變成宮殿,古城的護城河被填埋起來,吊橋也撤去了。不過,在外牆上還能看見過去的痕跡。因為門的上方還留著收納橫樑用的縱槽的烏黑的痕跡,猶如血腥戰爭後留下的傷痕。

為了能迅速地把橋吊起來,橋不能太長。可是,如果護城河很寬,一定需要長橋怎麼辦?

辦法是從護城河外側至河中央,建成普通的橋,從河中央到與城相接的部分,則加工成吊橋。敵人衝到橋的半中間,眼看著前方的橋不斷上升,轉眼間就變成了大門,應該會氣得直跺腳吧。

那麼,若是在吊橋升起來之前,敵人已經衝到了城門前怎麼辦?

這一點也被充分地考慮到了。在城牆的內部備有另一扇門,在厚厚的城牆門中,敵人被夾在這扇門和由橋轉變而成的門之間,成了甕中之鱉。此時,頭上方不斷地落下又尖又利的吊閘、石頭、熱水、投槍、糞便等等。

下面以位於德國南部符騰堡的列支敦士登城為例進行簡單說明。

這座城建在令人暈眩的斷崖上,完全沒有必要在周圍修建護城河。要進城只有一座橋可以通過,而且此橋在距離地面250米的高處。這看起來難以攻陷,似乎很安全。儘管如此,那座橋在靠近門的一部分還是被加工成了吊橋,至今可見其突出的橫樑。

於13世紀建成的列支敦士登城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壯烈的戰爭故事,後來漸漸地失去了戰略上的意義,到了17世紀變成了一片廢墟。

那麼,列支敦士登城為什麼會變成一個旅遊景點呢?19世紀,德國浪漫派作家威廉·豪夫(Wilhelm·Hauff)創作了一本暢銷小說——中世紀騎士物語《列支敦士登》,當時的城主讀了這本書後非常感動,於是復原了這座城。城內的庭院裡還豎立著豪夫的銅像。

列支敦士登城

古城的吊橋

在具有堅固巖盤的岩石山上建城,在建造防禦城牆上是最節省經費的,所以在德國這樣的山城非常多。入口處的兩個樓門上都設置了吊橋用的橫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