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墓探 > 第409節 >

第409節

「這柱子上面的龍是無爪龍。」陸大叔說,這麼一說還真是,這些柱子上面的龍,雖然看上去面目猙獰,和我們常見的龍的形象接近,但是這些龍全都沒有爪。「五爪龍是皇室專用,這一點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這些龍連爪都沒有?」陸大叔似乎也不清楚狀況。
「只有明清時期,五爪龍才是皇家御用,之前並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說這個龍沒有爪反而對了,說明這些龍確實是比明清時期更早的存在。」雲希明說。
「公子哥,這又是什麼說法?」大哲問。
「在中國,龍經歷了四個較大的發展階段:圖騰崇拜階段、神靈崇拜階段、龍神崇拜與帝王崇拜相結合的階段、印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在圖騰崇拜階段,中國遠古的某些部落把龍視為圖騰,作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標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有關傳說,龍的原形為蛇,原為伏羲氏族的圖騰,後來成為太皋部落的圖騰。太皋部落是龍圖騰崇拜最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神靈崇拜階段,農牧業逐漸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發展,從較為單一的圖騰崇拜過渡到多神崇拜。龍圖騰崇拜也發展為龍神崇拜。人們把龍神化,奉龍為水神、虹神。龍被神化後,又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秦漢時期。中國大統一,要求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便與帝王崇拜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說成是龍神的化身或龍神之子,或把自己說成是受龍神保護的人。借助龍樹立權威,獲得人們普遍的信任和支持。這樣,龍獲得了更為顯赫的地位,對中國龍文化的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後是印度龍崇拜與中國龍崇拜相結合的階段。隋唐時代,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佛教中的龍王崇拜也傳入中國。在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只有龍神崇拜,沒有龍王崇拜。龍王崇拜是在佛教傳入後引進的。隨著佛教的傳播,龍王、龍宮、龍女等也得到迅速流傳。而因為龍的原形為蛇,所以最初的龍都是沒有腳的,所以這裡的柱子上面的雕刻沒有腳,足以說明這裡確實是左慈的墳墓,他的年代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早。」雲希明說。
「這些是大柱子,那麼邊上那些小柱子又是什麼?」雲凝問。
「那些不是小柱子,那些是燈龕。」我說,只見每兩根大立柱中間就有一個燈龕,那是一根細一些的石柱。上面有一個個放有夜明珠的燈龕。燈龕的底座是蓮花底座,上層雕刻著青山連綿起伏的花紋,夜明珠放在正中間。外圍的小立柱,鏤空雕刻著鹿鶴延年的圖案,燈龕之上是八飛簷,雕刻的異常精美。
「我真是不明白,這樣的夜明珠不是非常少見麼,怎麼咱們到達的古墓裡面全都少不了夜明珠啊,這麼看來,自古以來夜明珠可不少啊。」大哲說。
「夜明珠作為稀世珍寶,存世量確實很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原本就少,天下珍寶千千萬。全都滿足不了人類的奢靡和貪婪。」我說。
「廣告不是都說了麼,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世界上的稀有之物太多了。而之所以稀有還不是因為你們人類的大肆捕殺麼。有人類的地方,什麼都是可以絕跡的,夜明珠也是如此,沒有什麼稀奇的。」阿羅說。
大哲吐了吐舌頭,「怎麼?花妖也看電視的麼?」大哲小聲的和閔瀾說。
「我倒是覺得阿羅說的沒有錯。」閔瀾說,「人們為了象牙而殺害大象、為了犀牛角而殺害犀牛、為了虎皮和虎骨而殺害老虎、為了熊掌而殺害熊、為了海龜殼而殺害海龜,如果人們沒有了上述需要,偷獵者就不會如此喪心病狂地捕殺它們。還有不少人有著嗜食野味的陋習,因此,相當一部分酒樓、菜館為了賺錢便投食客之所好,推出了各種野味菜餚。有需求者自然就有供應者,一些不法之徒為此而利令智昏,猖狂偷獵濫殺野生動物。不僅在鄉鎮和中小城市,甚至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一些市場和酒樓、菜館,也還時能見到野生動物的悲慘命運,如穿山甲、山麂、果子狸以及各種蛇類和各種鳥類等等,它們或者已壯烈犧牲等著下鍋,或被關押在籠子裡等著挨刀。這一切全都是源自人類的殘忍和貪婪,動物如此,寶物又何嘗不是如此。」閔瀾說。
我們順著巨大的石柱看過去,看到的就是位於正前方的御路踏跺了,這樣的御路踏跺左右各有一處,正面有兩處。全都是雕龍畫鳳,富麗堂皇。而整個大殿的正中央,最引人矚目的就是那把龍椅。好事兒的大哲第一時間跑了上去,雲希明趕緊跟了過去,檢查無誤之後,大哲毫不猶豫的做了上去。
「這椅子坐的還挺舒服的,不像是金的啊。」大哲說。
「不是金的,這椅子是木頭的,只不過外面鍍金而已。」希明說。
「哎?!這個椅子不對勁啊。」大哲突然蹦了起來,嚇了我們一跳,「這把椅子有香味。」大哲說。
「死胖子,你嚇死我們了,這是楠木的椅子,當然會有香味。」雲希明說。
「陰陰,這個龍椅用楠木製作有什麼用意麼?」王娜姐問我。
「這種金絲楠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主要產於中國四川、湖北西部、雲南、貴州及長江以南省區。據記載,在所有的金絲楠木中,四川的金絲楠材質最佳,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木材有香氣,紋理直而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為建築、高級傢俱等優良木材。在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傢俱。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明顯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金絲楠是一些材質中有金絲和類似綢緞光澤現象的楠木的泛稱,廣義的金絲楠指楠木顯現金絲的都叫金絲楠,而在古代和近代,金絲楠是紫楠的別名。在歷史上,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在中國建築中,金絲楠木一直被視為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築用材,在宮殿苑囿、壇廟陵墓中廣泛應用。楠木有三種: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帶清香,紋理也很美觀;二是金絲楠也就是紫楠,木紋裡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更為難得的是,有的楠木材料結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紋;三是水楠,木質較軟,多用其製作傢俱。古代封建帝王龍椅寶座都要選用優質楠木製作,同時還是古代修建皇家宮殿、陵寢、園林等的特種材料,該樹種自清代起就稀有了。像這樣的金絲楠木又帶有香楠的香氣的品種,更是少有,可謂珍貴異常。」我說。
「這麼說來,這個左慈倒還是挺會享受的,為什麼這個左慈不把自己的墳墓放在這裡?難不成他的墓室更加富麗堂皇?」大哲問。
「我也有這樣的疑問,這個左慈這麼大費周章的建造了這個墓室,難道是想要自己做皇帝?可是以他的本事,他難道不是很輕而易舉的就可以麼?」雲凝問。
「我覺得他有可能是只是想要感受一下帝王的享受吧。」雲顯說。
「他不是已經是族長了麼,為什麼他不乾脆做皇帝呢。」大哲重複著雲凝的問題,假裝在思考。
「都不要亂猜了,左慈根本就沒有想要做黃帝,他建造這個地方也不是給他自己建造的,他等待了一輩子的是神族的使者,所以這個地方是他為了自己的神建造的,而他的神應該住在凌霄寶殿裡,可是他又從來沒有見過凌霄寶殿,所以,他建造的這個凌霄寶殿只不過是他自己腦海中臆想出來的。」雲希明說。
「這麼說的話,但是全都說的清楚了。」雲顯說。
「這也太誇張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會不會有神族的後人能夠來到這裡,卻花費了這麼大的氣力建造這樣一個地方。他花在這上面的錢,有可能都是他們左國的所有積蓄了吧。」大哲感慨說。
「沒錯,按照左國的發展來看,他們部族,墨守成規,落後保守,故步自封,恐怕到了左慈的時候已經是虛耗殆盡了。經過左慈這麼一折騰,左國可就徹底的敗落了。」陸大叔說。
「他這麼做的目的恐怕只有一個。」我說,「為了,信仰。」

第五百一十八章 瑤池非池(上)
凌霄寶殿的恢弘氣勢讓我們歎為觀止,一個建築在水池之上,全部用高高的立柱支撐的沒有四周圍牆的建築,著實讓人驚訝。
「看樣子這裡好像也沒有什麼東西的樣子。」大哲說。
「難道這就是盡頭了麼?」雲希明問。
「不會,這裡四周沒有圍牆,也沒有看到左慈的棺槨,他也不會把自己的棺槨放在自己最敬仰的神祇裡面,所以我覺得繞到這後面一定還有別的去處。」我說。我話音未落,大哲已經先行一步了。他踩著那些白雲一般的雲台石柱,三步並作兩步就消失在了凌霄寶殿的身後。
「這裡果然還有東西,還有一座宮殿。」大哲說。
「還有一座宮殿,怎麼完全看不見。」閔瀾說著跟了上去。
大家也都緊隨其後,繞過了凌霄寶殿,我們看到了後面的宮殿,這座宮殿建在一個很大的平台上,和開放的凌霄寶殿不同,它是四周有牆的封閉的宮殿,雖然比凌霄寶殿小很多,但是同樣的金雕玉砌,氣派非凡。大哲正要進入,就被雲希明攔了下來。
「裡面狀況不明,不要擅動。」雲希明說,難得大哲這麼聽話竟然退了回來。我們抬頭看,只見上面橫著一塊匾額,寫著四個大字,瑤池聖地。
「瑤池,這個地方不是王母娘娘的地盤麼,在崑崙山上。」大哲說。
「瑤池在傳說中有很多個定位。」雲希明說,「瑤池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美池,據說位於崑崙山上。高大雄偉的崑崙山就好像來自九天之外,白雪皚皚的慕士塔格峰更是高聳擎日。在《山海經校注》上曾經記載。西王母雖以崑崙為宮,亦自有離宮別窟,游息之處。不專住一山也。也就是說她有多個住所,而瑤池也被認為是天界第一重天。極南之盡。乃王母頤養生息之天庭別府,名為,別有洞天,此亦是瑤池之所在。」
「古代記載瑤池的古文非常多,我在藏書室裡看過。」我說,「《史記·大宛列傳論》中說: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穆天子傳》卷三中說: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唐太宗的《帝京篇》詩序記載: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豐鎬可游,何必瑤池之上乎?還有關漢卿的《裴度還帶》第四折說:瑤池謫降玉天仙,今夜高門招狀元。可見古人對瑤池的嚮往,但是究竟瑤池什麼樣子,恐怕無人知曉。」
「我也知道不少說法,說瑤池上空矗立尖垂著****,名為凌雲鐘乳,色彩瑰麗,下方池水平靜如鏡。凌雲鐘乳吸收天地精華,百年方得凝聚一滴聖水。聖水經過百年過濾。純潔無瑕,瑤池之水先有聖水煉化,潔淨成雲。廣佈天地之間,成為天地之界。亦視為一重天。」雲希明說,「關於瑤池還有幾處猜測,天山天池,青海湖,褡鏈湖,孟達天池,黑海,都曾被認為是瑤池的所在。而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瑤池聖母又名金母、西王母,在中國人的心中聖母的形象是雍容華貴。地位超然的慈祥女神,仙居於崑崙山的瑤池聖境。境內種有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的王母蟠桃,食之長生不老,在中國古藉《漢武帝內傳》中,說聖母絕艷驚世,曾賜蟠桃予漢武帝,而在《穆天子傳》中記載,聖母言行優雅溫婉,曾邀周穆王在瑤池共宴,但在《山海經》中記載,瑤池聖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嘯聲震天,長髮翻飛,承受天命,掌司人間刑罰,專責散佈瘟疫病毒、災難。描寫瑤池說,湖水粼粼,碧綠如染,清澈透亮。水鳥雲集,或翔於湖面,或戲於水中,金風送爽,瑞氣蒸騰,一派祥和景象,湖畔水草豐美,野犛牛、野驢、棕熊、黃羊、藏羚羊等動物出沒,氣象萬千。湖旁有一平台,傳說每年到了農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專門在此設蟠桃盛會,各路神仙便來向創世祖先西王母祝壽,熱鬧非凡。」雲希明說。
「我就不明白了,那個什麼蟠桃,真的那麼神奇麼?」大哲問。
「蟠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桃類食品。相傳三月三日為西王母誕辰,當天西王母大開盛會,以蟠桃為主食,宴請眾仙,眾仙趕來為她祝壽。故稱為蟠桃會。蟠桃會是盛大而莊嚴的,低層次神仙們在蟠桃會上要注意行為舉止,否則很容易出軌被嚴厲懲罰。例如,根據神界權威史書《西遊記》,捲簾大將,也就是後來的沙和尚,僅僅因為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破一個琉璃盞,也就是琉璃制的盛東西的器皿,其實就是個燈盞,就被罰落入凡間;而天蓬元帥豬八戒則因為酒後******天宮頭號交際花,蟾宮的嫦娥小姐,被罰轉世到凡間,並且因操作失誤轉為豬身。齊天大聖孫悟空也曾經因為地位過低而得不到參加蟠桃會的資格,引起他憤而攪亂了一屆蟠桃會,被擒獲後判處死刑。漢代著名詼諧文學家東方朔也曾經潛入蟠桃會,偷桃成功,飛昇為神仙。而王母娘娘住在瑤池,所以又叫瑤池娘娘。她在瑤池中開蟠桃勝會,宴請各路神仙,不料被齊天大聖孫悟空攪亂了蟠桃盛會。她種的蟠桃最為神奇,小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體健身輕,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飛昇,長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壽。她是天宮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王娜姐說。
「王娜姐,你怎麼知道的那麼清楚?」我問。
「這樣的民間傳說,我聽的也不少。」王娜姐說。
「沒錯,西王母是中國西方崑崙山居住的仙女,每年農曆七月十八日為瑤池的西王母聖誕。王母娘娘的蟠桃園有三千六百株桃樹。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間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細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傳說王母娘娘蟠桃會,孫悟空偷吃仙桃的故事久為民間傳唱,為人們品桃倍添韻味。民間,人們用桃來祈福,把壽團稱為壽桃。壽宴中總少不了它。在傳統的年畫中,壽桃更是表現內容,如桃合靈芝稱仙壽、合蝙蝠稱為福壽,寄寓延年益壽,所以桃子,總與仙、壽連在一起。傳說凡間享用過仙果蟠桃的,一位是周穆王,再有一位就是漢武帝。」我說。
「傳說周穆王路過崑崙山,曾經受到過西王母的款待,並在瑤池上飲酒賦詩,盤桓多日。後來,周穆王再次途經崑崙山,四處尋找瑤池蟠桃園,卻怎麼也找不見,只好戀戀不捨離去。
據《漢武帝內傳》記載。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曾與漢武帝相會,送給漢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吃後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便想在皇宮花園栽種。西王母告知:中夏地薄,蟠桃種之不生。此後,漢武帝貪戀蟠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東方朔長途跋涉,西上崑崙,偷來蟠桃。漢武帝還把吃過的桃核,一個個謹慎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明代。」我說。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漢武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過,不過周穆王確實有一個典故。我想這個典故恐怕左慈也相信,你們看那裡。」我指了指宮殿門外的一處石雕,只見上面寫著「西王母之山」。
「這裡也沒有山啊,這又是什麼典故?」雲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