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黑洞與時間彎曲 > 重印後記 >

重印後記

黑洞的書近年來更多了,黑洞的理論也有了一些新認識(例如在宇宙全息觀點下的認識)。但本書的基本內容並沒有過時,2000年6月作者在60歲生日的紀念文集裡,還津津樂道他和夫人的那個時間機器。當然,本書更持久的價值在於它在科學大背景下敘述了黑洞物理學的成長。

借重新包裝的機會,我通讀了全書,除修改一些字句,更多的倒是在重新經歷那個「黃金年代」。在物理學的歷史中,量子力學的誕生,曾經是最令人激動的一幕大戲——相對論儘管動人,卻幾乎是愛因斯坦個人的獨角戲;經典的物理學雖然輝煌,但缺乏現代物理學的「純粹理性」的趣味——而黑洞的歷史(當然也許還有超弦的歷史),現在看來更加有趣,因為它的數學和物理還正在進行著,還沒進入普通大學生的課堂,更沒塵封在科學史家的檔案櫃。讀者讀它不僅溫故,而且知新,借孔夫子的話說,「可以為師矣!」

對本書的新讀者,我推薦一種新的讀法。你可以把它分解成三本:一本傳奇,講物理學家的故事;一本科普,講黑洞和相關現象的物理學常識;一本手冊,講「我憑什麼相信我說的」——正文之外的註釋和文獻,是黑洞物理學的歷史和理論的良好導引。

多數讀者,特別喜歡科學的同學,應該多讀「第一本」,它可能是最有啟發的。我們習慣了在欣賞文藝作品時聯想它的作者和風格。所謂「文如其人」,說的是一種境界,作者的境界和表現在作品的境界。遺憾的是,人們似乎忘了科學家也是人,也有風格。風格決定了他選擇的問題,而問題決定了科學發展的方向。常有人問,假如沒有愛因斯坦,會出現相對論嗎?問題本身沒有意義了,但相對論與量子物理學那麼不同,我們似乎真可以說,那是因為它們本是不同父母的孩子。想進科學大門的同學,應該先學會科學家怎麼做人,怎麼做研究。本書就講了好多大師的故事,特別講了他們的風格。例如,黑洞的三個導師,「都有自己的風格。事實上,恐怕難以找到比這更鮮明的風格了。」惠勒是幻想家,澤爾多維奇像火種,而席艾瑪像蠟燭。當然還有別的個性和風格,如奧本海默的小心謹慎,茨維基的大膽猜想,這些在物理學的「正史」裡大概都是看不到的。科學成果的形式(如論文和報告)幾乎掩蓋了科學家的個性,而他們的個性有時更迷人。圈子裡的人也許知道,學生選擇老師,不一定看他的成果,也看他的「人」。套一句老話說,科學是沒有人情味的,但科學家不能沒有風格。同學們在這兒能遇到那麼多物理學的導師,隨便你喜歡哪個,跟著他走,也許能走出自己的新天地。

本書的尾聲還在繼續。作者發起的LIGO計劃,自1999年運行以來,發現了不少引力波的信息。一本講LIGO故事的書(《愛因斯坦的未完成交響曲》)也即將翻譯出版了。LIGO計劃還向中學生開放。正如LIGO實驗室的DeSalvo博士說的,通過科學家與中學生的合作,「能吸引天才少年走近科學和技術,遠離不那麼迷人的商務和法律之類的東西……也就是那些靠腦子賺錢的領域。」更有趣的是,在2005年國際物理年時,美國物理學會支持了一個「愛因斯坦在家」(Einstein@Home)的計劃,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進來,在他個人電腦的「閒暇」時間,利用LIGO和GEO的數據尋找引力波源(如脈衝星,即旋轉的中子星)。分析的時候,還能從屏幕保護程序看到你正在搜尋的那塊天空呢。當LIGO勝利的那一天,也許有讀者能自豪地說,「那勝利也有我的一份功勞呢!」

譯者

2006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