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27.權力與權力慾 >

27.權力與權力慾

人欲多多。如果問你最強烈的慾望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的回答少不了這兩個字:權力!

外國許多男性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過總統夢!只不過因為實現概率太小,於是總統夢在現實中變成了縮小版:在一個地區或一個機構稱王,當個小頭頭。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對權力的愛好是人類最強烈的動機之一。無論是氣勢恢宏的秦始皇兵馬俑陣,還是讓人仰視的古埃及金字塔,都在向世人展示著權力的榮耀和魅惑。

權力是對人的一種支配與控制力量,人類群體生存需要領導與秩序,而領導與秩序離不開權力。權力是一種強制力量,強迫人們服從。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權力產生,以調節人際關係和利益衝突。權力是社會秩序的中軸,整個社會都在權力的指揮棒下運轉。

社會權力作為一種公權力,卻必須通過具體的個人來掌控。掌權者可以用手中的權來做好事,也可用來幹壞事。權力可以使賢者最大程度地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也可以成為謀私者的最好工具。讓什麼人掌權,在任何社會都是一件大事。一個好官會造福一方,如焦裕祿讓人永遠懷念。一個庸官、貪官、惡官則會禍害一方。

從古至今買官賣官屢禁不絕,為什麼權力有著如此巨大的誘惑力?古今中外,選拔官員的公開標準都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優秀。於是官員便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優秀的人,並因此受到人們的尊敬。世界上很少有哪種東西能像權力的光環那樣耀眼。在一般人眼中,有權意味著才華、品格、地位、尊嚴、成功,以至於有些女人認為,有權的男人最性感!應該說,真正優秀的官員也無愧這些光環。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並非所有官員都稱得上優秀。應該說,官員隊伍中大多數名副其位,但也不乏濫竽充數、欺世盜名者。看一看近年反腐抓出的「老虎」「蒼蠅」,哪個不是道貌岸然?設置職位本是為了幹事的,可是不少人心術不正,不是為了做事,而是把職位本身作為追求的目的,他們看重的只是權力的光環和利益,一旦大權在手便假公濟私,胡作非為。權力對有些人的誘惑就像毒品,越吃越上癮。

權力是強力腐蝕劑,掌權人要比一般人面臨更嚴峻的人格考驗。21世紀初瀋陽市長慕綏新的腐敗案曾震驚全國,他因受賄近千萬元被判處死緩。慕綏新說,他從小就想做好人,不想做壞人。1998年初,在瀋陽市人民代表大會上,他當選市長時,為約束市政府新班子廉潔從政,他主動提議舉行宣誓:廉潔奉公,報效人民!人大代表們都站起來為他歡呼,那一刻他眼裡閃著淚光。可誰能想到,僅僅兩年後,他就成了一個腐敗分子。他為何變化得這麼快?他最初的良好願望,在權力的強力腐蝕劑面前不堪一擊。

權力是一個社會有限的寶貴資源,一個組織只能有一個頭,一個城市只能有一個市長,可是想謀取權位的人卻很多。人類歷史上為爭奪王權而血流成河的慘劇,曾無數次上演。「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流傳千年的曹植「七步詩」,將魏晉時期兄弟間為爭奪王位不惜骨肉相殘的歷史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

對權位從以往的血腥爭奪到今天逐步走向公平競爭,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如今一些省市對一些廳、處級職位搞公開競聘,這是選賢任能的一種新嘗試,合情合理也合法。

權力和權欲本身並無善惡之分,關鍵要看用什麼手段獲得權力和用權力幹什麼。能掌權和能掌好權是兩碼事,能當上官的人未必能當好官。防止壞人掌權和防止掌權人變壞,從古至今都是治理國家的一道難題,一個社會要靠良好的制度才能保證賢才當政。

一個國家既需要分權也需要集權,權力的合理佈局和制衡是一門科學。而保證社會權力既能高效地運行,又不被濫用謀私,讓權力和權欲成為「籠中的老虎」,則是管理的藝術。

權力無罪,權欲何辜?儘管以往追逐權力的過程曾充滿陰謀和血腥,但那不是權力和權欲本身的錯。制訂一個好的遊戲規則,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賢才有更多的機會掌權,這個社會將吉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