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夜鶯書店 > 譯後記 >

譯後記

書店,似乎早已被現代人所遺忘。沒有電商的折扣,沒有電子書的便攜,書店好像漸漸走出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可每當我捧起一本書,總是會有無數關於書店的記憶湧來。

高中時喜歡在體育課和自習時躲在操場旁的書店裡偷看書,全是教輔的書店裡,有一兩個書架上擺的是文學書,我就是在那兒一本一本讀完了村上春樹的全集,也是在那兒開始認識後來迷得一發不可收的當代英文文學。曾經躲在書架後堆貨的地方,被書店老闆抓住過。後來回憶這段時光,不禁覺得這事有些林海音《竊讀記》的感覺。

在美國實習的時候,工作很忙,最開心的時候就是下了早班多坐一站公交去連鎖書店巴諾書店看書。工作日看一下午,休息日可以看一整天。這家店很開放,擺著幾張桌子,供閱讀俱樂部討論,也有學生去那兒寫作業。我則是每次進店就搜羅幾本書,一本一本換著看。後來我還有了自己最喜歡的座位,為了搶好的座位盡力去早些。在那兒看書看了半年,直到離開時才買了幾本書,加上幾份紀念品,我拿著創意寫作練習的本子去結賬,收銀台的小哥問我是不是作家,我笑答,不算,不過是想試試寫作罷了。我終究沒有寫下多少東西,因為只顧翻譯別人的文字。

去一座城市,最開心的也是拜訪那兒的書店,因為想見識大名鼎鼎的鮑威爾書城(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書店),專程去了波特蘭;也去過洛杉磯的「最後的書店」,紐約的眾多獨立小書店,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靈魂。多一本書不多,少一本則是一輩子的遺憾。

讀「寫書的書」對愛書之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樂趣,就像《偷書賊》裡一樣,不論你的人生上演著怎樣的故事,書都可以是靈魂的港灣。

《夜鶯書店》是一個溫馨的故事,發生在英國的書店裡。說起英國書店,不得不提電視劇《布萊克書店》,雖說二者風格完全不同,卻同樣有著英國小鎮書店那種獨立感,而能改變讀者人生的,正是這種不起眼卻是一些人全部生活的書店。

願每位讀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港灣,在最愛的書店裡,一杯濃茶、一首慢歌,體驗一家書店裡的悲歡離合。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