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四章 Stay Fit——如何擁有自律的人生? 第七節 為什麼你做不到「管住嘴」? >

第四章 Stay Fit——如何擁有自律的人生? 第七節 為什麼你做不到「管住嘴」?

在你成為一個自律者的道路上,經常需要自己給自己打氣,所以,要時刻注意語言的暗示。

比如說,通常我們在說到「自律」二字時,都會有一種不自覺的暗示,表面上是在弘揚其崇高價值,實質上卻增加了心理負擔,讓人更容易放棄。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那些經常被拿來當成自律典型的人,比如頭懸樑的孫敬、錐刺股的蘇秦、臥薪嘗膽的勾踐,其實細想起來,都是有問題的。一個人如果真的已經養成自律的習慣,為什麼非要咬緊牙關,甚至是自虐,才能強迫自己做出自律的行為呢?說得陰暗一點,如果這些故事都是真的,等孫敬、蘇秦當了官,勾踐報了仇,原本的壓力消失了,他們不就會原形畢露,變成油膩的中年廢柴嗎?反過來說,如果你真是足夠自律的人,自律的生活對你而言只是像吃飯喝水一樣的習慣而已,又有什麼好說的呢?難道你會覺得,早晚刷牙,出門自己繫鞋帶,是需要每天給自己打雞血才能做到的事嗎?

發現沒?如果你把「自律」看成一件很偉大、很堅難、需要拚命發狠才能做到的事,就說明你離真正的自律還遠著呢!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從不自律變成自律。只是你要警惕,由於在日常語言的暗示裡,對「自律」這件事附加了太多勵志光環,反而會導致我們產生畏難情緒,覺得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不但沒被激勵,反而會被嚇倒。很多人在講自律故事時,想表達的是「他們真偉大,我們要學習」,實際效果卻是「他們這麼誇張,我們真的學得了嗎」。後者,就是暗示的力量。心理學家的看法是:語言的暗示是改變行為模式的有效方式之一。因為我們怎樣去稱呼一件事,往往就決定了我們怎樣去思考它,而我們怎樣去思考它,往往就決定了我們怎麼去對待它 。

有一個案例很典型。美國行為科學家阿莫斯·特維斯基(Amos Tversky)在哈佛醫學院做了個實驗:醫生需要決定在一項新的針對肺癌的治療手段中,是否需要開刀手術。實驗員將被試的醫生分為兩組,並向兩組通知了開刀存活率的統計結果:

a組——開刀後第一個月的存活率是90%。

b組——開刀後第一個月的死亡率是10%。

很容易看出,a、b兩組只是將同一個統計結果以不同框架呈現,a組用的字眼是「存活率90%」,b組用的則是「死亡率10%」,這兩者在概率上是完全相同的。但結果卻顯示,看了a報告的醫生組中,有高達84%的醫生選擇了開刀,而看了b報告的醫生組中,則只有50%的醫生選擇了開刀。所以,撒切爾夫人的那句名言,也許應該把順序顛倒過來:不是「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會變成你的言辭」,而是「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你的思想」。

最後,還是回到開篇提到的減肥這個例子,既然我們瞭解到,語言對我們的思維確實存在著影響,那我們可以怎樣反過來利用這種效應呢?很多人說減肥就是「管住嘴」,可不可以換一種說法呢?如果我們不說「吃得更少」,而說成是要「吃得更好」呢?效果一樣,感覺是不是很不同?要知道,很多身材好的人,他們吃的東西,在份量上一點都不比我們少,差別只是在於,他們吃得更精緻,品種更多樣,味覺更敏銳。美食家之所以沒那麼容易發胖,就是因為他們的要求比一般人更高。

所以說,當你以「吃好」為目標的時候,就會發現,之所以不要吃垃圾食品,不是因為要「管住嘴」,而是因為「不能對不起這張嘴」。相應的,減肥也不是要對自己狠一點,而是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讓那些粗糙的食物把自己打發了。這是「吃貨會胖,美食家會瘦」。這個道理,其實並不難懂。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被那句「管住嘴」給繞住了,擺脫不了這種語言暗示,那之後你的想法就很難再轉彎了。

說真的,減肥如果變成一件「自己跟自己作對」的事,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跟自己作對呢?

TIPS:

小學問:用什麼方式稱呼一件事,會極大影響你對它的看法。所以,想要管得住自己,就要在觀念上先學會使用正確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