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五節 怎樣不被人帶到溝裡去? >

第二章 Be Smart——讀書越多就越聰明嗎? 第五節 怎樣不被人帶到溝裡去?

從小到大,我們常聽很多人講兩種句式。每次聽,都會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卻又一時無法反駁。其一:「再這樣下去,怎麼得了?」其二:「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那怎麼得了?」

比如說,你不愛收拾房間,其實也沒多大事,可是架不住老媽天天嘮叨:「連個房間都整不清楚,你這樣下去,以後什麼事都做不成!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那家裡豈不成垃圾堆了?」像這種說法,你要怪她無事生非吧,可你確實也有不對的地方;你要說她小題大做吧,可人家說自己是以小見大;而就算你拍著胸脯說「我不會這樣下去的」,對方又憑什麼信你呢?左說不是,右說也不是,很麻煩吧?這個特別容易把人帶到溝裡的邏輯陷阱,就叫作「滑坡謬誤」。

所謂「滑坡謬誤」,就是對方看一件事不順眼,可是這事情本身又找不出什麼大問題,所以他就把這事推向極端,來突顯其中的壞處 ,就像是把你放在一個滑坡上,從後面一推,讓你「出溜」一下子滑到溝裡,本來沒事也變成有事。回到剛才這個例子,你本來只是不喜歡收拾屋子,結果對方拋出一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於是「出溜」一下子,就好像突然輸掉了整個人生。

而且,你還別以為這只是婆婆媽媽的碎碎念,很多人在分析嚴肅的社會事件時,也會陷入這種滑坡謬誤。社會上出點兒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有一堆人跳出來說什麼「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可是最後往往被證明是杞人憂天。

那麼,滑坡謬誤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導性呢?這是因為人作為一種高級智慧生物,會有一種本能的「秩序偏好 」。也就是說,人們會特別喜歡談趨勢、談走向,喜歡在變化與成長背後找出規律。甚至可以說,人類在規律和秩序方面,個個都有強迫症。因此,「循序漸進」這種事,往往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以至於只要「看起來」是漸次延伸遞進的關係,就會天然地具有一種說服力。比如這段話: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怎麼樣?是不是很發人深省?可是別忙,你把它調換一個順序再看:命運改變性格,性格改變習慣,習慣改變行動,行動改變思想。 是不是同樣也覺得頭頭是道?甚至你還可以試試把順序打亂:習慣改變思想,思想改變性格,性格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 居然還是覺得有道理,對不對?

為什麼正說也是理,反說也是理,甚至亂說還是有理呢?不是因為其中有什麼既定的因果關係和邏輯順序,而是因為只要一段話「長得」很像是有一種循序漸進的趨勢,聽起來好像就特別有道理。這時,說話的人甚至不需要給出什麼事實根據,聽話的人就會自動幫你補例子。比如聽到第一句話的人會說:「對呀對呀!思想就是這麼重要!治貧先治愚,很多出身貧苦的人,就是因為教育最終改變了命運啊!」聽到第二句話的人又會說:「唉,命運真的很強大,有誰是天生樂觀或者悲觀的呢?不都是家庭和境遇造成的嗎?」聽到第三句的人則會說:「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養成好習慣,比如守時的習慣會讓一個人思維嚴謹,進而在性格上變得沉穩持重,行為上勤奮自律,最終當然是擁有事業成功的命運啦!」以上三種說法,各自成理,因為都遵循了某方面的規律。

然而,也正是因為「漸進的秩序感 」有這樣的魔力,我們才更要警惕,因為一不留神,就會被這種偏好帶到溝裡,把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當成天經地義。比如說,我們都讀過《禮記》中的這樣一段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你看這裡頭的趨勢,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短短幾句話,就描繪出了一整套從小到大、從內到外、從知識到德行、從個人求學到天下太平的流水線。整個過程聽起來非常順,讓人拳拳服膺,挑不出毛病來。用來鼓勵學生用功讀書,可說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這裡頭說的順序關係,真的是必然的嗎?一個人真的非要有「齊家」的能力,才能「治國」嗎?一個人如果對「格物」沒興趣(比如一代大儒王陽明),他就勢必「心不正」嗎?這段文字,說的究竟是一種實際規律,還是只是作者的期盼與推斷呢?當你想到這一層,就會發現,其實這個鏈條不一定不對,但它只是一種可能,就跟你媽說你不疊被子會導致將來一事無成一樣,都是一種或然性的預判而已。不要只是因為聽起來層層遞進,就變得結果是必然如此。換句話說,滑坡謬誤的結論倒不一定錯,但是不具有必然性,所以不能當成嚴格的邏輯推導。

那麼,在明白原理之後,我們又該如何去應對這類型的謬誤呢?在此提供兩個思路:第一,回歸效應;第二,集中議題。

什麼叫「回歸效應」?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事物變化都不是像滑坡那樣一直「出溜」到底的,而是起起伏伏的,也就是像波浪那樣,有時上升有時下降,圍繞著一個正常值上下波動的。所以,當你覺得有可能出現極端的時候,反而往往意味著「回歸正常值」的時候快到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衛道士經常抱怨的「世風日下」,他們總是覺得女生的裙子越穿越短,再這樣下去,以後豈不是要光著身子上街了?青少年玩遊戲越來越多,長此以往,豈不是大家都不工作、不學習了?其實大可不必這麼緊張,因為即使沒有這些人在旁邊叨嘮,很多事情的變化也不是線性,而是波浪性的。比如,回顧一下歷史上時裝潮流的變化,裙子的長短一直在起伏波動,甚至有人提出了「裙邊理論」(Hemline theory),認為這跟經濟的波動成反比,也就是經濟越好裙子越短,經濟越差裙子越長,既然經濟總有波動,那麼裙子的長度也總不至於一路短到底。姑且不論二者是否嚴格對應,至少此類現象都有一種「波動」的特徵。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保守和自由主義的潮流經常是風水輪流轉。但是千百年來,這世上的風氣,也沒真的「沉淪」到哪裡去。

接著說另一種思路,也就是「集中議題」。你要知道,喜歡玩滑坡謬誤這一套的人,往往會把一個說不上好還是不好的事情推下滑坡,讓它們一下跌進泥潭裡,跟另外一些千夫所指、明顯就不對的事綁定在一起。既然他們最終的目的是「綁定」,所以這個時候,你一定不要上當,不要理它這茬兒,集中討論你們原來那個議題,別被帶偏了。

比如某地有個大學曾發生過一個爭議,當校園全面禁煙時,因為一些老教授多年的煙癮實在戒不掉,所以學校就打算在校園裡開設幾個空間,當成吸煙專區,好方便那些老師。結果,這個專區引發了少數學生代表的質疑,他們跟校方之間的對話,大意是這樣的:

「如果因為有人想抽煙,學校就要設立吸煙區,那麼還有人想喝酒,學校是不是也要為他們設立喝酒區?那還要不要設立麻將區、火鍋區、嚼檳榔區?」

「同學,請等一下,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吸煙區……你們對於設立吸煙區這件事,有什麼問題嗎?」

「我們就是在問啊,那同樣的道理,以後是不是還要設立喝酒區、麻將區?」

「等等,還是那句話,現在討論的是吸煙區……至於以後要不要設立喝酒區什麼的,那是之後再討論的問題。現在只討論你們對吸煙區本身,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個對話過程,就充分展現了討論問題時,一方試圖「推動滑坡」,帶出某種令人不舒服的「趨勢」,而另一方呢,則不斷集中議題,避免事情的焦點跑到其他地方。

總之,滑坡性的思維,根源在於人們偏好於相信循序漸進的趨勢本能 。一方面,它能產生某種不言而喻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讓許多不相干的事物在討論問題時,紛紛摻雜進來,讓討論動輒上綱上線,徹底失焦。而有了「回歸效應」與「集中議題」這兩招心智防身術後,再去看類似的問題時,你的思路就會清楚多了。

TIPS:

小學問:滑坡謬誤的根源,在於人們心中對於秩序的喜好,在面對環環相扣、看似嚴密的推導過程時,會傾向於把或然的預判當成必然的結果。對此,你可以指出回歸效應的存在,並且用集中議題的方式,拒絕對方把你綁定在糟糕的結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