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別讓受害者心態害了你 > 7.受害者心態讓你成為「惡富集」 >

7.受害者心態讓你成為「惡富集」

很少有人感覺自己是受害者時能保持沉默,或自我消化。他們通常會一吐為快,說出來,心裡舒服一點。當你張嘴抱怨時,「惡富集」就形成了。

所謂「惡富集」,就是指壞的東西聚集在一起急劇增長。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農藥DDT吧。如果把它噴灑到植物上殺蟲,這時它散佈到空氣中還是非常的稀薄。但是,隨著一場雨水的到來,它就被雨水從空氣中帶到了地面上,沉積在河裡,被浮游生物吸收,富集的結果是濃度增高到1萬倍以上。之後,河裡的小魚蝦吃掉浮游生物,大魚蝦又吃掉小魚蝦,人再吃這些魚蝦,最後人的身體就富集了毒物。誰也不會想到,這時DDT的濃度已經悄然發展了變化,而且這個變化讓所有人都會大吃一驚:其濃度比最初空氣中的濃度高出1000萬倍。

這就是「惡富集」的形成過程。那麼,言歸正傳,「惡富集」和受害者心理又有什麼關係?對於個人的成長和幸福而言,它又會起到怎樣的危害呢?

我們先來一起看一個例子:

珍妮在一家公司上班,雖然只是一個底層員工,但工作一直非常認真負責。

10月份的時候,珍妮手上的任務比較多,為了完成工作,珍妮連續加了三天班。可是,最後珍妮卻發現公司並沒有她的加班記錄,自然也就沒了加班工資。想到自己三天那麼辛苦加班,可是公司還這樣對待自己,珍妮覺得委屈極了。

珍妮越想越覺得委屈。於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忍不住向同事瑪麗抱怨了起來。瑪麗一聽,也非常生氣。她又說起上周她和公司之間的矛盾。漸漸地,她們的聲音越來越大,同事們三三兩兩地聚集了過來,最後人越來越多,大家都覺得公司很多地方存在問題。最後,甚至有人提議,以全體員工的名義寫信給公司,指出公司的種種不合理。

這時,抱怨就成了傳染源,一個抱怨掀起了眾人的憤怒,而眾人的憤怒只能讓原來的憤怒接連升級,最後的結果就是怒火燃燒,波及大家。

從這個過程來看,珍妮的抱怨就是「惡富集」的根源。

還有這樣的情況:你接到了客戶的電話,客戶態度不友好,讓你心生不滿。回到家裡,你對老公的抱怨又引起老公不滿。老公敢怒不敢言,最後又發洩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委屈,又抱怨小狗,忍不住還踢了小狗兩腳……

顯然,這也是一串連鎖反應,而根源僅在於你接到客戶電話時的不滿。那一時的不滿,就是「惡富集」的開端。

「惡富集」是個禍頭子

也許你是不滿的發出者,不滿讓你逞了一時的口舌之快,但危害卻也隨之悄悄地潛伏。發洩不滿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你還要帶著惡劣的心情去處理同一個問題。而不滿加重了你的負面情緒,你又怎麼可能保證你能處理得很好?另外,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你的抱怨傳到了老闆、同事、客戶,甚至競爭者的耳朵裡,你的處境則可想而知。如果你並非抱怨的傳播者,而是抱怨的接收者,你應和著那個抱怨的人,你快樂的心情很可能會因為抱怨而完全改變。人在一天中對於所發生的事情,多多少少都會在意識裡留下痕跡,而這種負面的影響產生的負面情緒,則很可能在你以後的日子裡成為你進步的牽絆。

不滿情緒是不快樂的種子,為不快樂種下種子的人,怎麼還能期待幸福?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願意快樂,也沒有人不願意幸福。但想得到幸福,我們就必須有效避免「惡富集」。

找到「優勢富集」的秘密

避免「惡富集」,最好的辦法是用「優勢富集」取而代之。「優勢富集」說的是微小的優勢經過一步步地放大,產生幾何級數增大的效應,而它的秘密就在於不抱怨。不抱怨的力量能讓優勢富集起來。

「優勢富集」的奧妙何在?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清華、北大這些名牌大學為什麼能在國內那麼多所高校中遙遙領先?原因就在於在歷史上它們曾領先,而此後,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優勢又不斷富集,如優秀人才的彙集、成功的示範效應以及政府決策的影響,優勢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引人矚目。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我們不抱怨,而是以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與人交際,這樣自然也會形成「優勢富集」效應。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個小小個體,身為社會人,我們無時不在刻意或無意地為自己編織著關係網絡。比如,同學、朋友、老師、同事等,他們就是你關係網中的人,也是和你的生活關係最密切的人,你的生活就是在這張網中進行的。正如你的抱怨可以在一個圈子裡面傳染,你陽光般的心態也能感染他人,讓周圍的人都跟著你一起快樂,快樂也在傳遞的過程中逐漸飽滿而力量強大。